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密松之痛:中资企业在缅甸赢取认可的艰难故事(8)

    大选当天,缅甸选民投票后竖起印有紫色墨水的手指的照片,出现在全球无数媒体上。为防止一人多投,缅甸规定选民投票后要将手指染上不易褪色的紫色墨水,这紫色墨水就是日本援助的。为防止计票时停电耽误计票,日本还向缅甸提供了25000个太阳能灯,价值89万美元。

500

2015年11月8日,缅甸民众参加大选投票后展示手指上的墨迹

    “这些都是非常细致的东西,”李光宇说,但这些做法的成效却很好,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缅甸民众好感。大选结束后,被视为下一届缅甸总统人选的全国民主联盟中央执委秘书长、发言人吴年温,立即访问了日本。

中国式援助的缺憾

    过去多年,中国对缅甸也给予了大量援助,包括成套项目、技术合作项目以及单项物资支持。内比都现代化的缅甸国际会议中心,就是中国近年来对缅援助的重大项目。

    然而,中国的很多援助努力却并不为缅甸民众所知。在仰光长大的华侨小庄,从来不知道仰光的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援建的,但他却能说出从仰光市区到机场的某座立交桥,是日本援助的。

    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2013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或许能够解释这个令中国人感到尴尬的现象。在回答“缅甸社会各界对中国援助不满的原因或者说援助、捐赠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时,七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援助和捐赠都直接给缅甸政府甚至官员本身,缅甸媒体和老百姓不知道”;超六成的受访者则选择了“援助和捐赠都是针对政府的大项目,很少有关注缅甸民生的项目,缅甸老百姓未能从中受益”这一选项。

    “普通缅甸民众往往感受不到中国援助带来的直接好处。”李光宇说,“这不是批评咱们过去的援助政策,那个阶段有那个阶段的做事方式。但今后,应该改变一下了。”

    商务部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也表示,不仅对缅援助,中国对很多其他国家的援助,也都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他指出,此前我们对缅甸等国家的援助,只针对执政党,在对民间援助方面则非常薄弱堪称空白,导致在民主转型国家都遇到了问题。他认为此后的对外援助应更多下沉到民间,利用好民间的渠道。

附录:

专访缅甸最具影响力的NGO之一MCRB负责人(前英国驻缅甸大使)鲍曼女士

    出租车寻觅了很久,才找到了位于仰光一条僻静小巷内的“缅甸负责任商业中心”(MCRB)。这是缅甸最具影响力的NGO组织之一。

500

    2013年起担任MCRB负责人的维琪·鲍曼,可以说是最懂缅甸的西方人之一。她在缅甸生活了十几年,会说流利的缅甸语,并曾在2002至2006年间担任英国驻缅大使。如今,她领导下的MCRB,致力于为缅甸有关社会责任的议题提供一个知识交流、能力建设和对话的平台,以促进缅甸负责任的商业行为。

    对于中资企业在缅甸的经营活动,鲍曼给予了相当关注。

    目前中国在缅甸的大型投资项目有三个:中缅油气管道、莱比塘铜矿以及密松水电站项目。2011年,密松项目被吴登盛以尊重民意为由搁置,迄今已逾四年。在矿业公司工作过的鲍曼认为,缅甸发展水电有很大的好处,搁置密松项目并不是一种“排华”或“反华”行为。她强调,中企走出去时习惯的“政府对政府”的行为模式需要改变。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涉及到自然资源、能源矿产等领域的企业而言,不仅需要获得政府颁布的执照,还必须要获得“社会许可”,即赢得当地社会的认可。

无界新闻:缅甸的两大政党,巩发党和民盟,哪一个的政策更有利于缅甸商业的发展?

鲍曼:我觉得,现在还很难看清两党的政策都是什么。虽然巩发党曾执政五年,在最高层面采取了一些经济改革,但在日常层面,我们很难说清这些改革的本质是什么。他们缺乏相应的能力,导致有时候法治没有进步相反还会退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