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密松之痛:中资企业在缅甸赢取认可的艰难故事(2)

500

2009年12月21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缅投资新建的伊洛瓦底江上游流域密松水电站举行了盛大的前期工程开工庆典。

张焕贵要拜访的杜堆布,就曾是最激烈反对密松项目的诸多议员中的一位。他们发出的最强有力的一项指责是——项目不透明。传言满天飞,称中国将获得项目建成后生产的90%的电力,反映出部分缅甸民众对中国“掠夺”缅甸水电资源的担忧。

蒋立哲介绍说,伊江水电项目的总发电量是缅甸目前全国总发电量的十倍,当初合同约定的是给缅甸10%的免费电量。“10%的免费电量、项目公司15%的免费股份属于资源对价,仅这10%的电量就可以使目前缅甸全国的总发电量翻一番。”作为企业,“如果缅甸自己能消化这么多电量,我们愿意将电优先卖给缅甸而不是送回国内。”蒋立哲对无界新闻记者说。

然而,类似这样解疑释惑的话,在项目被停工之前,并没有说出来。

2012年,中电投云南国际公司成立了公共事务部,开始系统地开展对缅甸的企业公共关系工作。在昆明、仰光、内比都、密支那、密松,都派驻了专门工作人员;联邦政府、军方、议会、宗教、媒体、专家、政党、华人组织、NGO等,都成为了围绕密松项目开展工作的对象。

接触的第一步,是科普。

密松项目营地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本《伊江水电开发问答》的小册子,一本中文版,一本缅文版。它们被用以介绍水电开发的一些常识问题,尤其是对项目搁置前流行的一些“传言”进行回应——譬如为什么密松大坝遭遇地震时不会溃坝等——也介绍了水电开发能为当地带来的好处,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500

中电投向当地村民发放《伊江水电开发问答》的小册子

“科普应该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事情,但现在由我们来做。”蒋立哲颇显无奈。尽管这些科普在项目初期就去做,效果或许会更好。

500

《伊江水电开发问答》小册子中文版

“我们见了很多议员团,包括当时给总统出搁置大坝意见的两人:哥哥莱和吴敏。我们邀请他们到我们的集团介绍了整个项目。我们和民盟交往也很多,除了昂山素季本人,其他中央执委很多人,都来过我们公司。”蒋立哲说。

主动公关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两年多的接触下来,杜堆布的态度已经改观了不少,至少不再反对密松项目之外的其他六座电站了。落选后,看到密松项目中方工作人员依然来拜访自己,她很感动。“她跟我们谈了很多,临走还抓了一把别人送她的有机小辣椒给我们。”张焕贵后来告诉无界新闻记者。

移民

在距离密松项目营地约10公里的昂敏达移民村,34岁的吴凯佐拉正忙着在“兄弟”筷子厂内调试设备,他是这家新工厂的厂长。

这是一家由伊江公司(中电投在缅甸的合资企业,负责伊江水电项目的开发)资助的小工厂,工人全部来自因密松项目而搬迁的当地村民。

500

伊洛瓦底江边远离喧嚣的缅甸人

由于密松项目,出现了两个移民村:昂敏达村和玛丽洋村,共2000多名村民。尽管他们是这个项目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但是他们的声音在一众反对或支持者中最为弱小。受制于落后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这些村民常常被“代言”。他们到底是愿意留在原来的村庄,过着穷苦的日子?还是愿意项目建起来,从而让本地区改观,让自己也有份工作?真实的想法,或许连他们自己都难以说清。

昂敏达移民村的一个院子里,38岁的贾波正坐在那里看孩子。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子,是伊江公司为移民统一建造的。尽管家徒四壁,但与本地常见的茅草屋相比,已经相当不错了。

贾波怀抱着一个尚未学会说话的婴儿,身旁还围着三个个头差不多的孩子。“还有一个18岁的大儿子,在帕敢的玉矿打工。”30多岁的她看起来比本年龄的人要显得苍老得多,“孩子爸爸出去淘金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