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工人日报:讲述 |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附视频)(12)

工人日报:讲述 |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附视频)

▲中方和当地员工在项目上协作。董涛 摄 

在阿尔及利亚项目,中方和当地员工的比例约为1:4,其中工头这个衔接中阿双方的重要管理岗位都由当地人担任。

瓦利德就是235队的一名工头。据了解,当地员工对中国企业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此前未接触过石油行业,通过项目培训逐渐了解这个行业和中国企业,他们普遍对中国企业比较有好感;另一种在欧美石油公司工作过,普遍带着优越感,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还不如他们当地的石油公司,更远远比不上欧美企业。

瓦利德原来就属于后者。想让像他这样的员工努力工作,一要有实力,二要有激励。

235队初来乍到时表现并不太理想,但全队在短时间内迅速磨合,逐渐显露出中国工人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的素质,连续创造多项纪录。这一切都被瓦利德看在眼里。

2017年华东工程公司争取到一个优秀外籍员工来中国参观学习的名额,瓦利德得到了这个机会。短短两周的中国之旅让他很震撼。再回到阿尔及利亚,他逢人便讲:中国石化是世界第三大公司,中国很多地方都很先进……

“中国人来这里帮助我们国家发展,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我们在中国石化工作,收入在整个国家属于中上等了,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工作。”2016年被评为华东工程公司最优外籍员工的侯赛因说。

真正赢得当地员工的尊重,还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阿尔及利亚每年都有1个月的斋月,斋月期间从日出到日落不可以喝水进食,当地人这段时间白天只上半天班。起初,有些中国工人不理解,但梁冬翔认为应当尊重他们。他自己也尝试着过了两天不进食的日子,亲身体会到当地人在斋月期间的艰苦。

“在非洲,尝到苦辣酸的同时,我们也品到了甜。”梁冬翔介绍,阿尔及利亚项目2017年营业额超过4亿元,是12年前的10多倍,创造利润5000多万元。

04

诉·衷情 

工人日报:讲述 |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附视频)

工人日报:讲述 |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附视频)

本报记者 赵剑影 

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应到不舍,后来凝成一句呼唤——“那是我远在非洲的家 ” 

“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应到不舍,赞比亚和故乡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是我远在非洲的家。”8月28日,回国探亲的魏俊华回忆起在非洲的经历时说,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抬头仰望着熟悉的南半球星空,“记忆中北半球夏秋之交的夜空的样子越来越模糊了。”

工人日报:讲述 |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附视频)

▲赞比亚项目本地劳工团队在工间休息 向文飞 摄 

  

魏俊华一毕业就入职中建二局,随后辗转各地搞建设。2014年3月,他接到公司派他前往赞比亚的通知。这是他初次走出国门搞建设,出发前激动又忐忑。

该项目是中建股份公司承接的赞比亚东部省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约150公里。

初到非洲,同当地工人一起工作和生活,文化不同、交流不畅令魏俊华很不适应。“开工之初项目上仅有10人左右,那时驻地尚未建成,租住当地人家里。两三间砖和铁皮瓦搭成的房屋,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中建二局投资公司董事长熊兵介绍说。

前前后后经过5个月,项目上终于建成了一个简单的驻地,中国工人在赞比亚有了自己的“家”。 

魏俊华说,项目开工之初,最挠头的不是漫天灰尘和烈日炙烤,而是与当地工人的交流。“到工地上走一圈,你会发现:工长为了给工人做好技术交底绞尽脑汁,结果工人仍然似懂非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