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银行家论坛:金融科技与金融风险防范(9)
时间:2018-07-20 18: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最后,金融科技的发展的确带来一些传统业务中没有的风险。对于这些风险的防范,我们可以更多借助科技的力量,发展监管科技。以网络借贷平台为例,按照现在的监管规定,所有的网络借贷平台都需要有银行存管体系,这样就要求资金都在这里面运转;同时,大家也都有电子签约的要求。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可以不只在宏观统计层面监管,完全有可能深入微观层面进行数据归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所有的数据都是在存管银行体系运作,再加上对于电子合同的存托管,完全可以在微观层面通过分析数据,预先发现风险,进行风险预警。相较于过去依靠企业上报统计数据,再进行分析和处理的监管方式,监管与科技的结合将大大提升监管效率。所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风险防范也可以更多地借助科技手段去开展。 (陈欢系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 陈鹏:金融风险防控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陈 鹏 我们正从三个方面推动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一是传统零售信贷产品、线下业务的线上化创新。就是把部分流程线上化,这个做的比较快,今年已经实现400多亿元。二是对已有客户数据的挖掘,今年刚好开发了一个纯线上产品,目前正在开展系统建设,刚好完成,马上要投入试点。三是切入一些场景,把整个农业产业链做起来,一般情况下,跟互联网金融公司自由场景嵌入式服务不同,我们更多地通过核心企业的一批和二批系统的对接来做,对场景的嵌入也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金融监管创新在降低成本、形成社会信用链条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一是成本和信用链条。信用链应该是判断科技金融还是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从经济学上来讲,金融要素是可以不进入一般模型里的,为什么有金融存在呢?因为有交易成本。 二是信用。在信贷业务的开发上,每一个环节,在采取合作态度的时候,一定有约束措施。应该把信贷,特别是零售信贷、普惠金融看作是能够形成循环制约的闭环,形成合作与约束紧扣的链条,形成一个信用链。当前,金融科技创新赋予我们监管科技的创新。信用发展的过程是从熟人信用到财产信用,再到商业信用,最后到社会信用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监管已经走入了大数据时代,是大力发展社会信用的监管创新时代。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的监管模式,可以弥补现在监管的法规或者监管手段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监管创新方面需要形成新的标准,如纯互联网模式下的信贷流程和标准,等等。实际上这些确实滞后,对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借鉴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要有一个新的行业标准和贷款通则。 三是建立行业标准。无论是大数据风控还是数据治理,从开始就需要在宏观层和公司治理、银行治理结合在一起。在具体技术标准环节,应该深化、细化G20杭州会议上形成的数字化普惠金融行动准则,在整个信贷流程方面,线上和线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渠道之间无缝对接、无缝切换,应该逐步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所以,从以上三点来看,监管创新在降低成本、形成社会信用链条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陈鹏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 总经理助理) 陈枫:金融风险防范需要关注隐私保护、合作共赢
陈 枫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作为一个网络金融从业人员,同时作为一个用户,感触很深刻。小孩刚出生,可能父母还不完全清楚他需要什么,奶粉、尿片一应所需已经有商家上门无缝对接了,在感受到方便的同时,也感受到隐私泄露的无力。 客户对隐私的担忧,也应该是金融风险防范需要关注的问题。2017年《网络安全法》实施,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放在了重要位置;今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生效,更是制定了堪称严苛的要求和惩罚措施。我们作为互联网业界从业人员,直接面向公众、面向客户,对于欧盟甚至其他国家的相关监管要求,我们可能都要被动地去满足。但是要做到哪些方面、何种程度才算是符合要求?各家机构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作法。如果互金协会、监管方面能够给予指引,把满足法规、条例要求变成可操作的流程、规范指导,帮助大家实施合规改造,将大大降低合规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