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银行家论坛:金融科技与金融风险防范(10)
时间:2018-07-20 18: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不管作为从业者还是用户,隐私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标准,个人隐私已经写入网络安全法。这也是我们面对的监管风险、政策风险之一。今天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客户的风险,但是实际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这方面的风险,还有政策、法律上的风险。 此外,随着科技发展,大家都在谈API经济,通过相互开放实现互相赋能。各种服务接口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服务,所有的潜在客户都能够很方便地成为我们的客户。在获得便利的同时风险也随之而来,因此我们既要开放,风险防范也要跟上,但是这也是双刃剑。 比如网络交易反欺诈,能有效提升安全,但是要成立专业的团队,要做规则,需要有业务方面的专家;要做模型,需要有模型方面的人才;要建机器学习,引进有监督、无监督的相关技术,又要有专业的人才,不论是系统还是人员,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如何才能做到位?比如像腾讯、阿里资金充足,可以把墙建的很高,那么最终中小金融机构就变成短板,大家都面向互联网,这个墙是要靠钱来建立的,就算客户很少,但是如果建造这个系统,就要承担大量的成本。我们行在风险防控方面同样也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一套集团级的风险防控系统,把集团内部的网络金融应用都纳入风险监控体系,成立了一个专业团队,做了许多机器和人结合、专家规则和机器模型结合的工作。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风险防控,如何利用金融科技的工具、手段,从更广泛、更科学的角度把这方面的风险控制住,发挥出综合效应?建立联防联控的风控系统是一个思路,在确保用户的隐私数据被合理合规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案例分享、资源共担、团队共建、合作共盈,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把共同的风险降下来。一方面,从自身角度,我们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客户,把我们和客户的风险管控好;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互金协会、监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加强同业之间的合作,内外结合,把金融风险控制好,这对整体的金融风险防控很有价值。 (陈枫系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网络金融部处长)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