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穗等学者畅谈2015年全球经济金融趋势(12)
时间:2023-10-04 01: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我们和西方的问题不一样,没有必要把我们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现在经济下滑,很多人担心速度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适度。受欧洲QE的影响,不少人希望实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值得警惕。中央一再说要保持政策的定力,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原因是我们的产业结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产能过剩问题,如果积累下去,将来会形成我们所特有的负担和矛盾。稳增长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调结构。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时会把调结构摆在突出的位置,一旦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又把它放在后面。当然防止经济增长失速也不可掉以轻心。 结构调整是财政的责任或功能,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政策,很难管到结构,因为货币运动是洼地效应,哪有钱就往哪去。关键是结构调整,财政政策要有担当,结构调整是需要成本的,成本怎么支付?以什么样的渠道来列支?要列支多少,多长时间?比如说河北,如果要下压3000万吨的产能,有多少工厂需要停产、关门或转产?人的问题,资产的损失怎么解决?债务如何处理?财政准备拿多少钱?中央和地方各拿多少?社会公众需要承担多少?银行呆坏账准备核多少?恐怕要逐笔算账。 注: *丁宁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曹远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曹和平,北京大学教授。 *崔之元,清华大学教授。 *杨凯生,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 *刘军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①] 2001-2006年小泉执政期间,当时央行实行零利率,新发国债不超过30万亿日元,实行财政紧缩政策。5年半中,每年财政支出递减约10%。直到2007年10月,形成日本战后最长的经济负增长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债负担有所减轻。)30万亿框框在安倍上台之后打破,现在国债规模控制在40万亿。 *牛新春,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何自力,南开大学教授。 *朱安东,清华大学教师。 [②] 美国国会2010年7月通过,旨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核心内容:1、扩大监管机构权力,允许分拆陷入困境的大型金融机构、禁止使用纳税人资金救市,限制金融高管的薪酬;2、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赋予其超越监管机构的权力;3、限制大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王湘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危机前后股票指数
国家 股票指数 危机前最高点:A 危机中最低点 2015.1.30:B B/A(%) 美国 纽约股票交易所综合指数 10312 4226 10537 102 标准普尔500指数 1565 677 1995 127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4165 6547 17165 121 纳斯达克指数 2859 1269 4635 162 英国 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 6732 3512 6749 100 德国 德国法兰克福指数 8106 3666 10694 132 韩国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 2065 939 1947 94 墨西哥 墨西哥IPC指数 32836 16891 40951 125 阿根廷 阿根廷股票指数 2351 829 8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