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新书连载)大数据“十八掌”之1:大数据技术改变传统治国理政模式(2)

  现在讲发展和应用大数据,并不是说我们原来的系统里的数据没有被利用,而是说这些数据的边际效益远远没有发挥,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被全社会挖掘利用。例如,政府的税务系统和淘宝的电子商务系统,除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税务数据和淘宝的电子交易处理的需求之外,在对国家经济活动的运行分析和预测方面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有四个基本条件:数据的可获得、可利用(或以某种条件——付费、签约、交换等等);数据模型,即对需要解决的物理世界的现实问题有科学的模型描述;算法,求解模型的计算方法;软件,可以在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自动搜寻、获取数据,并按模型和既定的算法完成数据的分析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呈现给用户,实现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的存在是数据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数据模型、算法和软件随应用的复杂性不同而差异极大,科学性很强,严格地说,需要数据科学和数据技术做支撑。此外,大数据种类繁多,有数字的大数据、文字的大数据、图片的大数据、语音的大数据、视频的大数据,还有各种各样组合的混合型大数据,不同的大数据类型,其模型、算法、软件差异极大,需要数据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假以时日、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开发和市场化。因此,大数据的利用和产业发展,是一个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百年进程,就像工业时代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样,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三是我国大数据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大数据的发展掀起了一股热浪,对于大数据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大数据都很重视。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也是认识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对于中国大数据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发展,都很重要。

  在大数据的利用方面,很多企业都有一些脚踏实地的很好的尝试和追求,值得鼓励和支持。只有尝试了,才知道问题的复杂性,才能进一步提出发展大数据的方方面面的科学和技术需要,逐步走进大数据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核心。当然,社会上也弥漫着对大数据的浮夸和炒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清晰的头脑,不被忽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是百年大计,却也是一日千里,不可以听之任之。我们需要有针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迫需求的,符合实际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战略、规划、策略和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举措,来支持大数据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推动数据科学的发展,培养数据科学家,更是一个百年大计。信息化越往高端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撑就越多,大数据、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是如此。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政府应该在数据开放上做出良好的示范动作

  南方舆情:广东是最早推动大数据产业应用和发展的省份之一,2014年3月即在省级层面成立全国第一个大数据局。2016年10月,广东省正式启动珠三角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您认为综合试验区建设将会给广东带来哪些机遇和影响?应该如何发力,哪些方面有望成为全国的亮点?

  周宏仁:综合试验区建设对广东而言,是一个推动大数据发展的极好的机遇。既然是“试验区”,就可以对一些复杂的,对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政策不清晰或者战略不明晰的,需要探索和回答的紧迫问题先行先试,取得经验,从而达到推动全国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广东历来是全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很多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都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希望广东省能够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行业应用、工业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盘活数据资源,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方面都很重要。

  数据的可让渡性和可获得性是数据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试验区”首先应该关注和“试验”的问题。与可让渡性和可获得性相关的及其衍生的问题包括数据资产的概念、数据产权的确认(立法或者法规)、数据开放、数据交易和定价、数据保护、隐私保护、数据管理权属等等,都是发展数据产业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需要回答的紧迫问题。广东历来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市场意识很强,社会接受程度很高,创新意识也很强。在这些问题上,应该动员地区和全国的智慧,大胆创新、试验、示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