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看过这篇文章,一切关于NFT的疑问都可以迎刃而

编辑导语:2021年,NFT(非同质化代币)突然火了起来,社交媒体平台上更是频现关于这一事物的讨论。不过屏幕前的你,真的了解什么是NFT吗?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启发。

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拍卖行以69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艺术家 Mike Winkelmann(Beepie)的数字拼贴画作品《每日每夜:最初的五千天》(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该作品创作理念与形式并不新奇,支撑其天价的逻辑是作品特殊的呈现形式/媒介: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NFT,Non-Fungible Token)。

同年4月,苏富比拍卖行首个 NFT 项目,在与数字艺术家 Pak 为期三天的合作电不限量的《可分割物》(The Fungible)一共卖出十数万份,共计1680万美元;7月,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将乔治•奥尼、莱昂纳多、康定斯基、莫奈和梵•高的五幅作品制成 NFT ,拍得44万美元,馆长激动地宣称这将是“人与金钱、人与事物之间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

1月,CryptoPunks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价格从免费慢慢升至100万美元甚至1100万美元。

CryptoPunks突然成为NFT的象征。

尽管 NFT 在技术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对艺术世界或大众媒体来说,2021年是当之无愧的“NFT元年”。当无力也无心弄明白何为非同质化代币的普通人对着天价成交望洋兴叹时,NFT 世界内部则处在狂欢节式的氛围中,一切都在暗示着 NFT 的光明前景,刺激着新一轮的买卖。

为什么那一行行文本或是一颗颗像素,或是一万张看起来如此相似却又略显不同的头像能够掀起轩然大波?为什么这些能够用截图键或右键直接另存为下来的图片、音频能够卖出如此昂贵的价格?狂热支持者们会给出各类答案:艺术价值、社群氛围、 早期红利等等。但在我们看来,真实的答案有且仅有一个:只因为它们都是“NFT”。

2月19日,一款 NFT 版本的彩虹猫(Nyan Cat)卖出了60万美元的价格。

这一现象让NFT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网络上也由此出现了大量关于NFT的文章。

一、隐匿之物

NFT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旦你试图去网络上搜索它的定义,你就会被其他更多定义所迷惑:NFT 的全称是 Non-Fungible Token ,通常会被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

可什么是“非同质化”,什么是“代币”?沿着这条路线继续向下走,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其他定义,以至于最后陷落在概念的迷宫中无处解脱,只能最直观地相信或抗拒宗教般的说辞:NFT 是艺术的未来,或者皇帝的新衣。

自然,我们不会搬出这类的说辞,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把事情讲得太过复杂,因此,让我们稍稍做一些简化,把 NFT 的定义变成以下三部分:

NFT(非同质化代币)是区块链上的 一种特殊代币(token);

代币是区块链上最常见的应用;

区块链是一种近十年来突飞猛进的新技术。

从最基础的定义开始:在2017年的名文《比特币的社会生命》(The Social Life of Bitcoin)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社会学系的系主任奈格尔•多德(Nigel Dodd)用一段话精妙地总结了区块链的性质:“区块链技术实际上只是一个仅被视为分布式账本的数据库……在这种观念中,我们的每个行动或交易(如投票、购买房产、 医疗接种、结婚、获得学位等)都是一个独特的可验证的事件。”

再做一次简化,按照多德的意见,区块链的实质就是一个用来存放数据的数据库,且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是作为“分布式账本”存在。

2月28日,音乐人3LAU为了庆贺他的专辑《紫外线》发布3周年,

发布了33个 NFT 作品,销售额共计1170万美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