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撰文:金融与山西经济振兴(4)

  六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山西省民间资本充足,要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股权,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山西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设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小额再贷款公司。大力培育互联网众筹平台、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实体经济。通过这些办法,从正道上把民间资本用好,这也是堵住非法集资、歪门邪道的有力措施。

  七是充分利用好保险资金。保险资金具有投资期限长、资金量稳定、成本较低的特点,是经济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截至2015年5月,山西省累计利用保险资金412亿元。目前,我国保险业正在以持续较高的速度发展,总资产和可运用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我们要尽快完善保险资金投资山西建设的引进机制。同时,还要做好用足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政策,设立地方人身保险法人机构,推动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配套改革,特别是用好信用保证保险的增信机制帮助企业融资,做好相关工作。

  要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山西省地方金融发展不断壮大,多元化、多层次、覆盖全省的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省市相比,特别是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地方金融发展。

  一是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壮大区域金融实力。要进一步引进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山西省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政策性银行都能来山西设立分支机构。要引进省外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来山西开展业务。加强与京、津、沪等金融发达省市的金融交流合作,引进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积极吸引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山西设立后台服务中心,建设功能完备的登记、托管、支付、结算、清算等系统,增强金融基础服务能力。

  二是加快农信社改制。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山西省110家农村信用联社管理着8400多亿元资产,贷款余额近3600亿元,在支持“三农”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农信社包袱沉重,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改制重生任务十分繁重。当前,要把化解农信社的风险放在首位,缓释风险。一方面要加快消化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信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新股东,完善法人治理,建立现代制度。前一段,我去潞城农商行和尧都农商行调研,这两家银行都是成功改制的典型,不仅消化了大量不良贷款,而且吸引了一大批民间资本,在内部还建立了高效快捷的管理制度。尧都农商行全系统不良贷款率只有0.7%,在太原的分支机构不良贷款为零。实践证明,赋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加强风险管控,贴近市场,才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根本出路。全省农信社要以此为目标,争取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高风险社处置,消化历史包袱;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使现代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制不能离了“农”字,要坚持这个原则,不能老想进城“穿皮鞋”“戴礼帽”,不愿意“穿布鞋”“戴草帽”。

  三是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首先要做大晋商银行。晋商银行是山西省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但到今年第一季度其资产也只有1431亿元,这个规模还太小,甚至可以说有负于“晋商银行”这块金字招牌。晋商银行有着500年的辉煌,本身就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当年,晋商的票号走出了国门,在欧洲都设立了分号,而我们今天的晋商银行尚未走出“娘子关”。传统存贷业务占主导,金融工具少,缺乏战略规划,这些都制约了晋商银行的发展。现在银行业不仅面临着利率市场化的激烈竞争,还遭遇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挑战,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生存发展。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晋商银行综合化经营模式,总的目标是把晋商银行改革办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服务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股份制银行。其他几个地市级城市商业银行也要加快改制改造,加快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