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撰文:金融与山西经济振兴(3)
时间:2023-09-20 22: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总体而言,山西省的负债总量不大,风险可控,还有很大融资空间。今后要规范改造现有平台,搭建新的融资平台,确保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采煤沉陷区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具备统贷统还能力,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同时,通过相应的政府融资平台,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利用好信托、理财、融资租赁等创新产品,进一步支持企业和全省经济发展。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强大的资本市场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加速器”。实现山西金融振兴,最大的短板在资本市场,最大的潜力也在资本市场。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2013年以前的10年,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企业不缺钱,银行追着放贷款。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性不高,很少引进股权投资。庞大的银行贷款规模,造成企业沉重的财务负担,一旦遭遇经济下行压力,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短板就充分显露出来了。而通过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是权益类资产,比如新股发行、增发股票、兼并重组、私募基金投资等,无需还本付息,有利于企业财务状况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进一步扩大融资能力。此外,股权不仅能融资,还能融智,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对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进行奖励,这就是业内常说的所谓“金手铐”。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资本市场繁荣的有利时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努力把短板补长。 一是要把培育企业上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专门机构,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健全完善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特别是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转型行业中,筛选和支持实力强、成长性好的优秀企业上市融资。要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综合利用财政、税务、土地、工商等行政手段,加快对企业的上市培育。要制定专项政策,对通过挂牌上市或众筹平台等渠道实现融资的企业进行奖励。 二是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不断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良资产,提升企业资产价值和流动性,增强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市企业和集团公司必须克服绝对控股的思维,决策层和管理层要把利用股票市场作为经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市场的“过山车”中学会套期保值。要鼓励上市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和股权质押融资等方式,提高利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水平。 三是继续扩大债券融资。在通过发行各类债券直接融资方面,山西企业的发展势头不错,特别是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各类融资工具实现的融资,近年来一直稳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七八位。各级政府要有组织地加强对企业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的辅导,引导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要创新债权融资方式,探索推广并购债、债贷组合、可续期债券、项目收益票据等债券创新品种。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试点。 四是加快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建设。股权交易中心这个平台很重要,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第四板”,作用发挥好了,还可以向“新三板”转板。就山西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个平台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今后要加速人才引进,加大改革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引导信贷类产品、小贷类产品、私募股权进入平台交易,推进资产证券化,切实发挥融资平台作用。 五是加快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山西省与资本市场配套的期货、资产交易、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农产品、大宗商品、知识产权等交易市场还没起步,一些与金融市场配套的中介机构实力不足,这些都是制约山西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必须统筹规划,加快全省金融服务平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中心、众筹融资平台等基础服务建设。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碳排放权、农村产权、集体林权、金融资产等交易平台建设。要加速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交易和融合。要利用好期货市场功能,鼓励企业稳步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要加快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推动煤炭产地现货交易向场外交易、期货交易发展,构建功能齐全、层次丰富的现代能源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试点,以煤炭品种起步,逐步开展焦炭、煤层气、煤化工以及电力等能源商品场外交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