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夜生活》导演张冀:一个编剧的小乡愁与
时间:2023-05-13 00: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作为业界知名编剧,张冀同导演陈可辛合作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等片,有口皆碑。人到中年,当他第一次亲执导筒,却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故乡,距离湘西吉首三百多公里外的长沙。说起来,一位导演把处女作锚定在自己的乡土,这并不令人太过意外。张冀的湘西老表,作家沈从文当年在文坛初试啼声,写的《边城》便是如此。 《长沙夜生活》海报 “这几天我非常平静。做编剧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戏,今年上半年是我面对电影最迷茫的一段时期,我在想电影的未来会不会消失?那些看着短视频、玩着剧本杀的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走进电影院。”《长沙夜生活》的北京首映亲友场上,张冀在开场白中自问自答,“但我却在今年拿出了第一部,完全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电影。我选择用最传统的方式去相信电影。” “这部电影的缘起,是我在2022年第二次为了故事构思来到长沙做剧本调研。我站在解放西的路口,看着一群又一群年轻人,他们扑向生活的那股热浪感染了我。我当时还戴着口罩,感动得几乎要流下泪来。把这部电影的故事讲好,我有两个信念:一个是对故乡做一次回望,另一个是给普通人唱一首赞歌。32个拍摄的夜晚,我看到最多的是长沙的烟火和灯火,这两样都是普通人创造的,它足以跟头顶上的星空交相辉映。”张冀说。 《长沙夜生活》导演张冀 这场亲友场的观影会,也是澎湃新闻记者近年来一次特别的经历——近些年国内的电影首映礼,基本上都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导演的同行以及亲朋好友在映后被点名现身,纷纷站起来分享观感。可这样的场合又能说什么呢?除了夸。但同样是夸,礼貌起见的人情酬酢和商业互吹,还是不吐不快的真情流露与言为心声,总还是听得出来的。在《长沙夜生活》亲友场的这个环节,你能听出发言者们不吐不快的后两者。 令人意外的还有,不管是和张冀同辈的陈思诚、束焕、李霄峰等,还是完全可以作为他前辈的王红卫,众人起身几乎都将张冀称作“冀哥”。这里面固然有张冀老成持重的相貌和他作为金鸡奖最佳编剧的名头使然,更多的则恐怕是都从这部电影中收获了各自的感动与心事,无形中拉长了各自发言的时长。 近来接受采访,张冀经常会提到八个字,“深哀貌浅,言短情长。”《长沙夜生活》深得此间妙谛。那么多同行愿意站起来说点什么,无非是这部电影在艺术表达之外,还敏锐地抓住了一种情绪:疫情后,世道人心的疗愈。或者说,这种情绪和电影情节互为表里,在片中被他处理得既有分寸,又无处不在。 当拍电影的花样似乎穷尽,院线电影在流媒体和小视频的夹击下变得前景混沌时,张冀却在这部电影中,回到了一种潜静而恬淡的叙事,既抚人肠胃,又直击人心。近日,他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长沙夜生活》剧照 “如果按表演来分的话,我是个体验派” 澎湃新闻:作为编剧,你早已业界知名,为什么这次写出《长沙夜生活》的剧本后,决定自己亲自当导演? 张冀:剧本写完后,其实它在北京的主流导演圈子里流转了一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导演,或者说一直没有碰到一个很懂这部电影的人。没有想到这次在长沙碰到了。这事儿必须得介绍下湖南广电,刚接触的时候,他们可能也觉得这片子就是奔着娱乐搞笑去的,奔着消费长沙去的,没想到这是一部关于情感的电影。它很长沙,但并不仅仅立意于展示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观众可以品读出更多的东西。 我们甚至在一个多月前还又去长沙补拍了一场戏,湖南卫视几位主持人,包括何炅老师都在,就在丽姐(苏岩饰)的大排档拍一场大家吃喝闲聊的戏,我只给他们一个大纲,他们作为普通的食客可以自由发挥,完全再现了日常的聚会场景,那也是长沙夜生活中的一个缩影。这也是我们这次把全国首映安排在长沙,同湖南卫视合作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