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我国政务大数据政策的文本分析:推进逻辑与未来(4)

(1)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体现为12个关键词, 包括“创新”“创新服务”“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智能监管”“精准”“科技创新”“创新驱动”等。关键词“创新”出现的频次最高 (高达37) , 对应结点的点度中心度也高达15。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作为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根本目标;同时, 在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非常注重理念、体制、机制、技术、平台、流程、模式创新。

(2) 以数据汇聚为主线。体现为17个关键词, 包括“共享”“开放”“协同”“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信息共享”“交换共享”“集约化建设”等。该类关键词数量最多, 在前10个高频关键词中占有6个, 6个关键词对应结点的点度中心度也非常高。试图通过政务信息系统整合、集约化建设和统筹管理, 推动政务信息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共享, 实现对不同来源数据的汇聚, 形成足够“大”的数据资源;同时, 还试图推动汇聚的数据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公共价值。

(3) 以安全保障为前提。体现在关键词“安全”。尽管只有这一个关键词, 但是其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排在第3位, 频次为29) , 对应结点的点度中心度是最高的。2014年2月27日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6年11月7日颁布《网络安全法》, 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工作迈入崭新阶段, 发展和应用政务大数据必须以安全保障为前提。

3.4 三个阶段推进逻辑的进一步分析

按照3个价值取向的类别将30个高频关键词的词频分布状况进一步细化到3个推进阶段, 见表2。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发现:

(1) 顶层设计阶段集中形成了3个价值取向。地方初探阶段, 仅涉及一个高频关键词“创新”, 主要是由于该阶段的政策文本数量偏少, 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主题;同时反映出各地探索的路径也较为不同。顶层设计阶段, 集中出现了大量高频关键词, 而且反映出全部的价值取向, 是三个价值取向的形成阶段。价值取向的聚焦不仅是由于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顶层设计文件, 而且是由于一些省市也迅速跟进国家战略出台了相应主题的政策文件。

(2) 全面探索阶段进一步深化了3个价值取向。进入全面探索阶段后, 一方面是一些高频关键词及其出现频率与顶层设计阶段的关键词较为一致, 例如“智能监管”“跨部门”“跨层级”等, 主要是由于更多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战略出台相应主题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是一些内涵更具指向性的新兴高频关键词出现或已有高频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增加, 例如“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精准”“集约化建设”等, 表明一些地区或部门开始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推进策略。从中也可以看到, 地方创新性探索有助于顶层设计的真正落实。

表2 三个阶段的高频关键词分布状况

我国政务大数据政策的文本分析:推进逻辑与未来

4、未来进路

发展和应用政务大数据的根本目的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的有意义模式创造公共价值。大数据价值链和生态理论均指出大数据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实现的, 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阶段;每个阶段的活动都会影响大数据价值创造的程度;同时, 大数据创造价值的实现需要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利益相关者支持并积极参与。基于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 本文提出一个我国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价值链模型, 如图3所示。对比分析当前的推进逻辑, 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非常强调创新发展, 但是较少关注政务大数据价值创造的可能性和程度;二是非常关注数据的汇聚, 但是不够重视数据的分析应用, 尤其是很少运用深度分析技术;三是非常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但是推动数据产权归属界定、个人隐私保护等工作的力度不足、进展缓慢。针对未来发展,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我国政务大数据政策的文本分析:推进逻辑与未来

图3 我国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价值链模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