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美股Biotech30年:四次上下行周期启示录(2)

2011~2015年,生物科技板块领涨美股,并掀起了又一波科技浪潮。与此同时,大量生物技术公司的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涌入市场——2015年上半年有33家公司上市(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而2014年全年有74家公司上市。

50181675121204197

生物科技股继续走高,到了2014年,对泡沫的担忧一直在上升。时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2014年7月曾指出,生物科技股的“估值指标似乎严重偏高”ーー这是对泡沫发出的警告。2015年3月,专业媒体Fierce Biotech 对读者进行了一项非正式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读者认为行业已经进入了泡沫期。

2015年9月29日,《时代》杂志发文指出:4年来,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大量IPO ,表现超过了几乎所有其他行业,但是这场盛宴或许已经结束,生物技术泡沫可能终于破灭了。自2015年7月20日见顶以来,到当年9月底,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下跌27% 。通常,熊市是指价格在几个月内下跌20% 或更多。到2016年6月底,12个月中,NBI指数则下跌39% 。

最后一个周期则始于2020年前后,人们熟知的“COVID-19泡沫”。2020年,在全球经济衰退中,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融资活动突飞猛进,生物科技股指数全面强劲上扬。风险投资创下了230多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较2019年业已强劲的融资额又增长了60% 以上。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吸引力几乎是前一年的三倍,超过一半是临床前或临床I期公司。

NBI指数在2020年全年攀升,并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稳定。但在9月至11月中旬之间,这一数字下降了约10%。在整个2021年,生物技术股遭遇了历史性的抛售,该行业的股票平均下跌超过50%。

2021年2月,已经有警告发出:当前阶段与互联网泡沫破灭最后阶段非常相似,投资者只是押注于股价上涨,而丝毫没有关注基本面估值,这是高水平的投机行为。

被称为“COVID-19泡沫”终于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直接产生了同步关系,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登上全球舞台。一个数据是,2020年超过1亿美元的私募融资中,近三分之一是由中国企业筹集的,而2019年,这一比例仅为七分之一。

沸腾还是失望的30年?

理解美国的Biotech近30年的的四次上下行周期,有两个关键词,News-driven(重大事件驱动)和Bio-crazy(生物技术狂热)。

回顾历史上的几次Bio-crazy,会发现,技术会改变,世界快速变化,但人类认知和行为在很多方面却不会改变。

1991年,生物科技股票在短短几个月内翻了两番甚至三倍,生物技术统治了华尔街。分析认为,Amgen(安进)以连环好消息直接引发了91年的“繁荣”,引起了华尔街的注意。首先,1991年3月,安进公司赢得了一场专利之战,拿到贫血药 EPO 的控制权,这是当时市场上最赚钱的新药之一。其次,安进的Neupogen获得FDA批准,用于防止接受化疗的人感染。

始于1999年秋天的基因组学泡沫则是因为几起生物技术公司成功 IPO ,一下刺激了市场,再加上媒体对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大肆报道,直接添了一把最旺的柴火。

1999年底,投资者开始对基因组学产生了兴趣,那时,人类第22号染色体已经定序完成,成为第一条完成定序的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的第10亿个碱基已经测序; Celera Genomics 公司和学术界的合作即将以创纪录的时间发表果蝇基因组序列。个人投资者刚刚才接触到“基因组学”、“基因表达”或“单核苷酸多态性”等概念,但他们马上对这些复杂技术的未来下大赌注。

毫不意外,当时,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如何控制疾病和发育——被视为药物发现的一个新时代。投资者哄抬了 Celera、 Incel 和其他正在发现和申请基因专利的公司的股票。涉及基因组学各个方面的公司,研究人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已经飙升到特别高的高度。科学家们说,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图表——构成人类 DNA 的30亿个化学对的整个序列——将给他们提供基因蓝图,以了解为什么人类易患某些疾病。最终,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开发出治疗各种疾病的创新疗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生物技术的每一次变化都让人兴奋。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基因编辑等技术流行词激动人心,潜在的革命性药物正在研发让产业人士摩拳擦掌。

正如重组 DNA 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在20世纪80年代推动了新生的生物技术领域;基因组学在世纪之交统治了华尔街;2010年代,廉价的高通量测序,以及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出现又支撑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