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甘: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深圳文化繁荣兴盛(5)
时间:2018-09-22 01: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文化发展定位和取向上,要立足深圳特点,符合深圳特长,形成深圳特色。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是符合深圳文化发展规律的。纽约的发展与当下的深圳颇为相似。她的历史沉淀也相对较少,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文化艺术,如抽象艺术、波普艺术等,并将其推到极致,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中心。 三、大力推动新时代深圳文化的创新发展 2015年12月,深圳推出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以传承和创新的精神,针对深圳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增强深圳文化的综合实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一)“文化创新发展2020”是推动深圳文化繁荣兴盛的总抓手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总体思路是,“认准一个目标,实施一套方案,构建五大体系,一年办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认准一个目标”,是打造与城市目标定位相匹配的文化强市,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实施一套方案”,是按照“文化创新发展2020”这个“设计图”、“施工表”,全面推进153项重点任务;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其中已完成项目108项、占70%,已启动待完成项目45项、占30%。“构建五大体系”,包括创新思想理论载体,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创新城市形象标识,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创新媒体运行机制,构建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构建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年干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强调坚持每年抓几件打基础、利长远、得民心的实事,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文化的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必须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来积累形成。 “文化创新发展2020”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五大体系”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五个方面也是一致的。“文化创新发展2020”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深圳六届市委历次全会都充分肯定,强调要全面实施“文化创新发展2020”,在文化强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提升深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率先形成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城市文明风尚。 (二)“五大体系”是推进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要实现深圳文化的繁荣兴盛,必须有正确的理念、合适的路径、切实可行的举措,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构建城市精神体系要抓住的关键环节。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精神对外可以树立形象,对内可以凝聚人心。深圳需要从塑造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城市精神气质的高度,认真梳理总结特区精神,开展“新时代深圳精神”大讨论,更好反映、塑造深圳人的精神风貌,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提供精神动力。二是积极培育现代文明市民。大力落实《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探索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走出一条“以法治促进文明、以机制保障文明、以文化滋养文明、以科技助推文明、以教育培养文明、以传播弘扬文明”的新路子。强化市民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常态化开展新入户市民培训和激励工作,引导树立家园意识、法制意识、诚信意识。推广实施“里子工程”,探索建立公共设施文明友好度标准,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环境整治工作与社会诚信建设,深化“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以“天下名校为我所用”的决心和气度,重点引进一批知名社科专家,用“天下之才”弥补学术短板。发挥综合开发研究院等高端智库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新型智库建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加强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术精品,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提供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