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6)

  徐建慧,女,31岁,莒县浮来山街道钟家村村民。2012年,徐建慧与丈夫殷刚登记结婚,成为一名军嫂。2013年6月,公爹被查出肺癌,此时的徐建慧已有6个月的身孕,丈夫不在身边,她和婆婆挑起照顾公爹的重担。因为放疗化疗加上病痛的折磨,公爹的心情极度烦躁,有时还会恶语相向,但徐建慧毫无怨言。陪公爹聊天,给公爹洗脸、修剪指甲都是徐建慧一人包办。一日三餐,更是变着法做可口饭菜。同病房的病友们都以为徐建慧是公爹的女儿。儿子两周岁那年,公爹去世,婆婆又一病不起。两年来,徐建慧一边照顾幼小的儿子,一边照顾病榻上的婆婆,端屎端尿,亲力亲为。眼看婆婆身体日见康复,徐建慧又照顾起丈夫长年卧床的奶奶,凭一己之力顶起半边天。徐建慧的事迹被邻里乡亲广为传颂,称赞她不愧是新时代的“好媳妇”“好孝星”。

  敬老爱老

  倾心服务夕阳红

  王志江,男,57岁,莱芜市莱城区税务局离退办主任。2005年,王志江转岗走上老干部工作岗位。面对一些老干部对他工作能力的质疑,王志江深信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学习,挑灯夜战,充实自己,赢得了老干部的尊重和认可。平日里,他总是城南城北地奔波,到老同志家中嘘寒问暖;雨大风狂的夜晚,他走进孤寡老人家里,看屋子有没有漏雨、窗户有没有透风;大年三十,他顾不得自家团聚,到一户户老同志家中拜年慰问,送去过年的物品;得知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同志生病后,他忙上忙下。2015年,儿子患脑溢血住院,他白天一户户地拜访老同志,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晚上再赶到病房照顾儿子。工作之余,他更是热心老年公益事业,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添置衣物、购买生活用品。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也加入到敬老爱老行动中,每年都为百位老人送去温暖。

  不忘初心

  奉献养老事业

  李桂莲,女,53岁,莱芜市光荣院副院长。在李桂莲的带领下,光荣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光荣院”、全国“敬老文明号”、山东省“敬老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从事养老护理工作15年来,她把光荣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入住的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到有的老人腰酸背痛,她自费学习推拿按摩技术帮他们减轻病痛。她提出开展临终关怀服务,面对质疑率先垂范,老人去世前,她亲自给老人喂水、喂饭、擦身子,让老人体面离世。作为莱芜市唯一一名取得技师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她不仅积极参与全市举办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教学、技能比赛,而且还经常义务到偏远山区培训养老护理员。15年来,已累计为全市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500余人。

  八载付出

  爱心暖莱芜

  刘冬梅,女,46岁,莱芜市义工协会副会长。做义工8年,她每个月都会走访一遍莱芜境内所有的敬老院,保证让老人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水饺。她私家车的后备厢里,每天随车必带的是为老人理发的工具、剁馅的菜刀、包水饺的擀面杖,以及义工们的签到册、会旗、马甲。2017年,莱城区团委联合莱芜市义工协会开展金晖助老项目。每个月,她都带领义工走进70个贫困、失独老人和鳏寡孤独老人家庭,给他们打扫卫生、洗衣服、剪指甲,送去生活必需品。对自己家的老人,刘冬梅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4年多来,80多岁的婆婆患脑血栓卧床不起,刘冬梅与家人悉心照料,每天端屎端尿,一口口给老人喂水、喂饭,为婆婆擦身子、梳头、洗脸、按摩,老人已由病危状态恢复到能自理。刘冬梅真诚关心每一位新加入的义工,让大家在协会找到家的温暖。

  最美儿媳

  照顾瘫痪婆婆12年

  张元晓,女,40岁,兰陵县庄坞镇山后村村民。张元晓结婚后,婆婆卧病在床,她每天跑到大嫂家照顾;再后来,婆婆不慎摔断了胯骨,她把婆婆接到家中照顾。婆婆的智商不及三岁孩子,生活无法自理,张元晓每天不得不像照顾婴儿一样伺候婆婆,为婆婆翻身、换尿布、清理身体是她每天早上起来必做的事。为了帮婆婆翻身,她夜里都不敢脱外衣睡觉。婆婆躺在床上十几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婆婆经常无端发脾气,骂人、打翻饭碗,张元晓也委屈地哭过,但当擦干眼泪,她又一如既往地照顾婆婆。张元晓照顾瘫痪婆婆12年的事迹在村里传开后,很多村民都来看望这个好媳妇,她也成为三乡五里媳妇学习的榜样,全村妇女兴起敬老爱幼的新风尚,个个比着孝顺,家家传扬孝老之风。

  一句承诺

  坚守八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