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3)

  张述华,女,67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芷坊村村民。张述华自婚后就一直与年老体弱的公婆和两个身患残疾的大伯哥一起生活,面对一大家子人,她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为改善生活,1996年,丈夫辞职创业,大伯哥掌管财务,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意越来越红火。2001年,大伯哥因病瘫痪在床无法自理。张述华听说用芦荟大黄甙泡酒可以治疗静脉炎,便在自家阳台种植。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用泡好的药酒给大伯哥清洗双腿,虽然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能减轻痛苦,张述华就觉得值得。今年3月,大伯哥因病住院,张述华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耐心细致地照顾兄弟二人。4月底,年近80的大伯哥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临终前,大哥要求亲人给他拍了一张全家福,夸身边的弟媳妇敬老爱亲很孝顺。

  拥梦而生

  为孝而行

  宋华西,男,50岁,烟台高新区御花园老年公寓院长。宋华西母亲瘫痪在床10余年,他与兄妹轮流日夜看护,当医生都要放弃治疗时,他仍坚持救治,一次次将母亲从死神手中夺回。2003年,宋华西得知解世昌老人的不幸遭遇后,便与其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至今已资助费用20余万元。他有一个梦想,建一个全国一流老年公寓,让老人体面而又有尊严地生活。为此他筹备10年,先后到世界各地学习,又重返母校深造。2012年,宋华西的御花园老年公寓一期(8万平方米,2000张床位)开工建设,他推出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一体的全新养老模式。建成后宋华西与老人们同吃、同住、同娱乐。他还建了很多群,老人们有什么事可随时发到群中,他会第一时间解决。2016年,宋华西担任烟台市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细心照顾婆婆

  无悔撑起家庭

  房树英,女,56岁,烟台市芝罘区只楚街道南上坊居委会居民。房树英的婆婆和丈夫都失去劳动能力且卧床多年。每天早晨房树英都先做好饭,再把婆婆和丈夫叫醒,给他们擦身,把饭端到丈夫床前,然后给婆婆喂饭。之后她匆匆吃几口饭,便开始一天的忙碌。她会抽空耐心地听婆婆一遍遍讲过去的事;婆婆喜欢京剧,每天晚上家里都看戏剧频道,她还特意给婆婆买了收音机,方便老人听京剧;听说晒太阳对身体好,她便把婆婆安置在朝阳的房间,天好时,她会把婆婆抱到轮椅上晒太阳。自从婆婆和丈夫卧床后,房树英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老人大小便失禁,夏天怕有味,她每晚要起五六次帮婆婆清理,天凉了,也要起两三次。冬天,为避免婆婆瘫痪的下肢冻伤,睡前她要给老人泡脚、按摩。帮老人换洗衣物时,她都先把衣服捂得暖暖的,再给老人穿上。她不敢出远门,即便回娘家也来去匆匆。

  离乡侍公婆

  修脚献孝心

  陈义丽,女,55岁,蓬莱市旅游度假区管委科员。陈义丽是云南人,回蓬莱前曾担任文山州丘北县旅游局副局长。2005年,为照顾生病的公婆,她辞职随爱人军转回蓬莱,成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回蓬莱后,她一面克服水土不服等生活困难,一面访名医、看专家门诊、找偏方、买治疗仪为公婆治病。公婆每次住院,她都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发现公公有灰指甲,就自学修脚技术,并于2012年考取“高级修脚师证”。有了技术后,她到慈善总会报名到敬老院服务。为打消老人顾虑,刚开始她不戴口罩、手套之类的防护用具,以至后来每次修完脚都会面部发痒,回家后必须及时做清洗和消毒处理,但也因此取得了老人的信任,越来越多的老人根除了困扰多年的脚病。她的事迹带动了一批人,2013年他们正式组建了蓬莱市第一支“修脚义工小队”,把全市敬老院有脚病的老人纳入他们的修脚计划。5年来,义工队为老人修脚超过4000人次。

  奉献孝老事业

  提升老人幸福感

  徐林收,男,50岁,潍坊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徐林收曾获“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徐林收在未回村任职前,就每年拿出10万元,为村里的老年人发放春节慰问品,对村里的两个困难老人,出资2000元资助。任职支部书记后,更始终把孝亲敬老记在心上,村“两委”把尊老敬老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懈。逐年提高村里的老年人生活待遇;逢年过节时他不忘到老年人家中走访慰问,并带去过节的礼品,帮助困难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每年都组织65周岁以上老年人到卫生院查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规划建设养老托老中心等。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增进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无论多忙,他总是抽时间定期到父母家中看望老人,听到老人不舒服,他就赶紧放下手里事陪伴老人。

  用声音凝聚力量

  用电波传递真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