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财经问题研究》DeFi,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已经建好了吗?

导   语:
“元宇宙”作为虚拟数字世界是真实物理世界的扩展,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映射。在投资“元宇宙”之前,首先要问清楚,在虚拟数字空间里的资产能否换取现实世界的物质满足,通俗来讲就是能不能变现。目前在中国,这类虚拟收益受限于法律规定,不能直接兑换人民币,元宇宙经济和现实经济的桥梁并未实际形成。但是,未来有没有可能?
宝鑫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指出,
DeFi目前在国外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认为它在国内的发展会很快、空间很大。但是,鼓吹者忽略了一个关键区别,去中心化金融需要在去中心化的社会结构中才能得到发展壮大。中国金融行业一贯倡导为所有人提供普惠金融,让合法合规的金融服务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金融服务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但是,这与DeFi倡导的金融完全“自由开放”有本质区别,普惠金融是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扩大服务覆盖范围。金融是大国重器,涉及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很难想象在中国出现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统,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本文为《财经问题研究》首发文章

摘  要:
金融创新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业的两大课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去中心化金融在数字金融领域异军突起,去中心化金融致力于提高金融服务的范围、质量和效率,让金融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但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一些风险和隐患也逐渐变得明显,本文对去中心化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管进行初步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找出支持监管去中心化金融的客观依据,厘清去中心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在中国强监管环境下如何稳妥推进这一金融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金融监管;DeFi 去中心化元宇宙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金融一直存在一些被人们长期诟病的问题,随着金融业规模在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垄断、不透明、不平等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弊病变得更令人无法容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公众对中心化经济金融体系的信心下降,区块链技术率先在货币领域出现,比特币等区块链虚拟币获得青睐,特别是其去中心化的理念吸引了大量理想主义者,并寄希望于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20214月,全球加密数字币的总市值增长到19722亿美元,是一年前的近10倍。第二代区块链加密币以太坊的网上交易量增长了33倍,每天交易数达百万笔,主要用于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国内也有人呼吁要大力发展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但在中国,金融业是受强监管的行业,去中心化金融是否适合中国,如何在不放松监管原则的前提下趋利避害,用新金融技术改善金融服务成本效率?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金融风险监管与去中心化金融“不可能三角”

传统金融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情况严重,流程不透明导致了低效率和高风险;金融风险的负外部性较大,危机传染性强,市场如果崩溃,会造成很大影响和损失。金融行业的规模效应明显,容易产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扭曲和服务劣质化,但过度竞争也可能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从监管角度看,风险监管比反垄断监管更加紧要。对于监管的必要性和影响,有很多反对的观点,如“监管俘获论”认为,监管会弱化市场竞争,成本较高,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一般来说,在市场正常运行时,监管可能对金融创新和社会福利有负面影响,但对预防金融市场失灵能起到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适度监管有助于保障金融市场的内部调节机制正常发挥作为,维护市场稳定。2021910日,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审慎处置加密数字资产敞口》[1]提出,加密数字币机器相关服务的增长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体系稳定的担忧,也提高了银行面临的风险。一些数字资产波动性高本文中的数字资产主要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产品,也可以称作区块链通证、加密币、代币、平台币、加密数字资产等,在本文中,这些说法可以相互替代),可能导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洗钱/资助恐怖分子的风险,以及法律和信誉风险。该委员会建议对数字资产审慎处置的一般原则应是“同样风险、同样业务、同等处理”和“尽量简单”原则。巴塞尔委员会只关注银行风险管理,其提出的处置数字资产的方式不复杂,并遵循与传统金融资产同等审慎监管的倾向,适合金融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近年来,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复杂的产品设计和先进信息技术的耦合产生了复杂系统常见的各种问题,如小范围扰动带来系统大范围波动和风险的链式传递。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各种信贷抵押产品的多层嵌套设计,产品复杂度超出信用评级技术的能力范围。2015年通过各种软件接口接入券商和交易所的资金通道带来了巨额杠杆资金,是引发A股股债的主要因素。在欧美,先进的量化投资算法和快捷的通信设施引发了大量市场闪崩事件[2],所有这些金融创新的共同点是技术更先进、产品设计更专业和更复杂,而监管技术明显落后金融创新,这些从侧面反映了监管不到位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对于金融创新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而不是简单化地减少或降低监管标准。

(一)DeFi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