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基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政策要求的电网规模预测及优化需求(4)

1)电网形态将逐步从以集中式大电网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集中式大电网与以分布式、综合能源利用为主的智能电网并重模式。通过提升电网的柔性化,加强源-网-荷-储的高效互动,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新能源开发和多样互动用电需求。

2)结合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区域间互济需求补强省级网架结构。西北、西南、东北等送端电网需要加强超高压网架结构,支撑能源汇集送出,并兼顾本地消纳。华北电网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特高压骨干网架,保障京津冀鲁负荷增长及沙戈荒基地外送。华东、华中电网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扩展特高压交流主网架,加强500 kV网架分区运行,提升直流多落点地区电压支撑能力和故障后电力支援能力,提高重要输电断面潮流疏散能力。

3)考虑跨区域、长距离、大容量传输与相邻省间、短距离、中容量传输互补互济,应对极端灾难等非常规状态。华东、华中电网需要研究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电力电量输送的替代性,防止非常规状态大容量功率缺额。

4)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地区优化县域配电网,探索采用分布式微电网运营,优化分时独立运行和外部馈入模式,兼顾多类电源和负荷就地接入和消纳需求。优化县域配电网网架结构,加强分布式资源监测和控制能力,提升城乡内部电力自平衡能力。优化分时独立功率运行和外部馈入运行特性,提升微电网自功率调节和外部功率交换能力。

3.2.3 电网基础设施功能优化需求

1)电网促进电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相关新能源、储能产业链持续高端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国。由传统制造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制造发展,突出高端电力装备研发和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提升电网基础设施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储能相关产业固链强链补链塑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撑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电网提升跨能源高效配置水平,促进电力技术创新应用,加强电力数据助力社会治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

2)电网向能源互联网系统形态演变,提升源网荷储和跨能源系统协同运行。促进电力装备创新技术研发,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充分挖掘电力数据价值,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电力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多元化服务方式;加强大电网延伸,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

3)电网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服务能源供应侧清洁化和消费侧电气化,作为能源流、信息流和碳流的循环平台,服务电碳交易;电网设施布置考虑生态多样性,助力生态保护。电网依托电能供应和需求枢纽平台优势,由能源资源配置平台向各类型关键新循环要素配置平台和载体演化。依托电网设施建立“候鸟生命线”“生命爱巢”“绿电方舟”等公益品牌。

4)电网维持自身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安全可靠用能,维护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性,助力能源安全。强化电网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应对能力,提升系统韧性;高度重视电力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在产业转移、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电力安全保障能力。

3.2.4 电网基础设施系统集成优化需求

电网基础设施系统集成优化的需求主要包括能源体系内部“小集成”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大集成”,系统集成维度和方式如表2所示,目标是提升电网设施的协同高效和共享普惠能力。

表2 电网基础设施系统集成的维度和方式

Table 2 Dimensions and methods of grid infrastructure system integration

1)电网基础设施在系统集成下主要目标是提升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

电网肩负为其他基础设施提供动力、照明等功能,合理的协同规划和系统集成可以减少重复投资,提升既有基础设施的效率。尤其在当前不同基础设施对效率、空间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辅助能力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需要在规划、建设和运行的不同阶段深挖通过基础设施协同带来的效率潜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