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國務院關於研究處理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2)

   一是完善環境執法制度。為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有關部門出台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等配套文件,突出可操作性,打出“組合拳”。

   二是形成環境執法合力。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國辦發〔2014〕56號),要求開展區域執法、聯合執法和交叉執法,著力解決各種監管死角和執法盲區問題。環境保護部與公安部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協調配合機制和制度。監察部加強對大氣污染違法行為追究問責。2014年,各級公安機關、環保部門聯動執法2.95萬次,聯合整治突出問題1.29萬個。各級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2080件,是過去10年總和的2倍。各級公安機關破獲環境刑事案件4538起,抓捕犯罪嫌疑人8458人。

   三是開展專項檢查督查。堅持每月組織開展專項檢查,採取“不定時間、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督查、直接曝光”方式,加強大氣環境督查。2014年,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40.3萬人次,採取無人機等執法手段檢查工業企業3.9萬家、施工場地5.4萬個,發現環境違法工業企業3395家、違規施工場地3690個,取締關閉小作坊3102個。對25個重點城市開展綜合性督查,公開約談安陽、衡陽等9個城市政府負責人,有效督促地方政府切實履行環境保護責任,推動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五)加強科技研發,提高大氣污染防治支撐能力。

   一是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科技研發。有關部門建立大氣污染防治科研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共同研究部署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制定《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方案》,明確了大氣污染形成機理、空氣質量監測預警技術等6個方面工作,24項重點科研任務,以及各部門任務分工及落實進度,統籌配置科研資金,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管理。

   二是加強科技成果應用推廣。通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霧霾成因分析、監測預警、大氣污染排放和機動車排放控制、區域性聯防聯控等方面科技成果得到應用推廣,對各部門、各地區霧霾治理措施落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推進環保技術和產業發展。科技部、環境保護部印發《大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匯編》,匯集了89項關鍵技術及130余項案例成果,涵蓋電站鍋爐煙氣排放控制、工業鍋爐及煤窯鍋爐排放控制等8個領域關鍵技術。有關部門發布《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修訂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引導環保技術裝備研發與產業化對接。

   三、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產業結構逐步升級,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

   一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擴張勢頭得到遏制。強化“兩高”行業准入管理,制(修)訂鋼鐵、電解鋁、焦化、鐵合金、電解金屬錳等行業准入條件。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停止辦理核准(備案)、土地供應、能評、環評審批,嚴格控制新增授信。

   二是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48.9億元支持落后產能淘汰。鋼鐵、水泥等15個重點行業淘汰任務如期完成,共計淘汰落后煉鋼產能3110萬噸、水泥8100萬噸、平板玻璃3760萬重量箱,火電裝機507萬千瓦。

   三是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有關部門出台稅收、金融、就業、行政許可並聯審批等政策,推進重點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轉移,優化企業兼並重組市場環境。有關地區啟動城區重污染企業、老工業基地的環保搬遷改造工作,督促城區重污染企業“出城入園”。

   四是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加快推進。有關部門發布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業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指導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企業採用先進、成熟、適用清潔生產技術實施改造。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清潔生產專項資金1.344億元。

   (二)煤炭清潔化利用逐步推進,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