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解惑篇 || 期权交易是适合做长线,还是短线?(2)

  套保型策略的特点是用对冲工具尽量锁住股票组合或是标的ETF的现有利润,让自己免疫于大幅下行的市场波动风险中,遵循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战术理念,以50ETF期权的套保为例,不论您持有的是50ETF,还是一部分50成分股,亦或是扩展到中证100的成分股,用等市值1:1的套保方法计算出需要套保的数量N,然后买入N张较低行权价的认沽期权,卖出N张更高行权价的认购期权,这样的期权套保持仓可以在数个月内不换仓,直到期权到期后再滚动移仓换到后续的月份合约上,这就属于一种中长线的期权交易,它就是这么简简单单,但却是Alpha选股策略必不可少的操作手法。

  相对地,套利型策略的特点是出手要快,利润一旦收敛浮现就跑,遵循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战术理念,举个例子,C2600@6是6月到期认购期权,C2600@7是7月到期认购期权,按理说C2600@7的价格是不会低于C2600@6的,可交易价格毕竟是人为的,一旦某个交易者不理性地挂出了过高的买价,或是过低的卖价,就有可能出现C2600@7的价格低于C2600@6的情况了,这时套利信号就会立刻执行卖出近月期权,买入远月期权的交易指令了,这就属于一种短线的期权交易。事实上,大部分做期权交易的机构都会在系统里进行如下的套利机会监控,以此作为我们一年的底仓性收益:

  第一:同一月份不同行权价的认购、认沽期权价格一定是单调的,行权价越高,认购期权价格越低,认沽期权价格则越高,如果某份期权的隐含波动率高的或者低的离谱,导致这个规律被违反了,那么套利机便随之产生。

  第二:同一行权价的远月期权价格一定高于近月期权价格,这和保险费的原理是一样的,对于同一个被保资产,买一份3年期的保险一定比买一份1年期的保险的费用要贵!如果近月期权的隐含波动率高的离谱,导致近月期权的价格高于了相同行权价的远月期权,那么卖近买远的操作就可以一触即发。

  第三:同一行权价、同一到期月份的认购和认沽期权价格大致地满足一个公式(Put-Call Parity),那就是:认购价格+行权价的贴现值=标的价格+认沽价格。如果认购或认沽期权其中一个的隐含波动率出现剧烈上升或下降,这个等式就会失去平衡,套利机会便随之产生。

  第四:凸性关系约束,同一月份不同的三个行权价的认购(或认沽)期权的价格满足一个叫做凸性的不等式,否则就会再一次变成套利者的一天内的美餐!

  事实上,不论机构还是个人,任何一个长期稳定的策略体系都不可能只依赖于长线交易,更不可能只依赖于短线交易。要做出长期稳健的资产曲线,往往是需要把两类策略设置一定仓位分配比例,互补结合着去做的。仔细想想其实做股票也是如此,长期价值投资对绝大部分投资团队而言是个非常奢侈的晚餐,因为你所管理的资金属性未必是可以躺着不动的资金,当我们对后市大格局有一定判断时,可以留出一部分仓位买入自己最有信仰的票,但同时也会在市场超跌时运用反转因子布局一些超跌板块的波段,这就是所谓拿价值股作底仓,拿超跌股作波段,因此一个道理,在我自己的期权策略体系里,也是如此身体力行,把一部分类似套保的策略去做底仓,用CTA日内趋势或套利策略、波动率交易等策略去做波段增强出更多的或有收益。相比于单策略体系,结合后的多策略体系在Calmar比率、Sharpe比率之类的收益风险比指标得到了提高,在日胜率这样的稳定性指标上更得到了提高,这就是长线与短线交易结合后的神奇之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的期权工作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