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区块链研究概况:现状、热点及演化(7)
时间:2023-10-05 21: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方面研究开展较早。2014年便开始开展区块链课程和人才培养,并培养了多名以区块链为研究方向的软件工程硕士;201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是中国首家专注于大数据、区块链、监管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和商业实践探索的研究和实践机构,承担了首个监管科技(RegTech)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重要课题;2020年年初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11月正式成立“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研究国际联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 从区块链研究热点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优势,着眼金融科技、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通证经济、支付清算、金融监管等课题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地方政府的区块链相关课题和项目。 图3-9: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重要学者角度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与喻国明、王飞跃有较多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在区块链数据治理、区块链监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果,王文、匡文波、孟小峰、王丛虎等学者也较为活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国际货币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所、重阳金融研究院等多个附设科研机构的相关学者也有多篇产出。 图3-10: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研究进展和年份数据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具体场景应用中的研究成果较多,尤其集中在货币、保险、银行、金融监管等领域。在制度理论、数字经济、供应链金融等分支都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图3-11: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相关分支的研究进展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的代表,较早地投入了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布局,并从学校层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程度。2017年9月,清华大学开设了研究生课程《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这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区块链研究生课程,该课程系统地讲授了赛博智能经济的概念、支持智能经济的操作系统、区块链在新操作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徐恪、王小云等知名学者参与了该课程的授课;2017年12月7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研究院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设,将开展金融科技相关法律的研究、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领域全面融合的研究、金融监管科技的研究;2018年,清华大学率先成立区块链学生协会并发起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2018年4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宣布成立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 从区块链研究热点来看,清华大学更注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但在区块链金融等领域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隐私保护、区块链架构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依托高校内顶尖的理论和研发团队,清华大学多位毕业生最终进入产业界。清华博士毕业生龙凡在2018年创立的Conflux是其中的典型代表。Conflux利用基于树图TG(Tree-Graph)结构的可扩容共识算法解决了高并发网络中因分叉造成的计算资源浪费和随之降低的安全性问题,在区块链业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图3-12:清华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重要学者角度来看,清华大学多个学院的学者都基于自己所在领域开展了区块链相关的研究,并带出了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团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徐恪是国内较早开展区块链研究的学者,在区块链技术突破、区块链经济等层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孙宏斌、郭庆来、康重庆等学者在2016年便开展了能源互联网中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交易效率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廖理、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等学者也较早地关注到区块链在支付清算和征信、新闻传播等领域中的作用,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图3-13:清华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