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国内区块链研究概况:现状、热点及演化(6)

图3-6中,每条线代表一个研究分支聚类(#x),从左至右是不同研究分支的演进,不同年份的研究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出,线条分布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章发表的密集程度。整体上可以看出,“比特币”是区块链研究的源头,由此引申出的“智能合约”“工作量证明POW”“分布式存储”成为区块链技术最早开启的研究。2014年之前整体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在2015年前后,区块链研究关键词中出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公司”,并开始影响到传统金融机构。2016年,整体研究迎来蓬勃进展,多个领域的研究正式形成聚类规模,并出现了多个研究分支。2018-2020年在不同分支上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且在2020年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区块链技术及其具体分支来看,基本上按照工信部公布的区块链技术趋势与设想展开,以基础技术、安全技术、存储计算为核心突破口。基础技术层面(#0),研究起步较早,p2p、人工智能、去中心化、联盟链、物联网、5G等依次纳入区块链研究范畴;安全技术层面(#1),学界致力于在非对称加密、时间戳、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监管技术等方面进行逐步优化,并发展了可信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存储计算技术,兼顾安全性与处理效率。

从区块链应用及分支场景来看。聚类#2和#5是国内较早开始的研究分支,都以综述为主,除了介绍国外进展成果外,更多地从区块链技术本身出发寻找可能的场景,是一种“区块链+”的研究思路;2017年前后,各个具体应用场景的研究开始形成规模,逐步转变为“+区块链”的探索思路,即联合具体领域的学者、立足于具体行业研究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可能性。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经济、财务会计、法律法务、能源交易、工业互联网、社会治理和农业方面等研究已经取得众多成果。其中,金融领域中数字货币的研究最早开始,后续逐渐在银行业、保险业、供应链金融中得以应用;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研究起步于2017年,财务会计与法律法务方面的区块链研究均从2018年开始,都是伴随着区块链可信性研究逐步展开;能源交易(#7)中区块链应用研究起步于2018年,从电动汽车和共享经济切入,在电力交易、微电网、泛在电力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等方面都进行了延伸,并加入了边缘计算等技术进行优化;社会治理(#16)分支起步较晚,自2019年“1024会议”后,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社会治理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相关文章中,形成了区块链技术与国家战略、社会治理新的研究分支;区块链农业的研究起步于2018年,起初研究进展较慢,随着区块链社会治理研究的完善,取得了较多成果。

(二)主要科研机构研究情况

在区块链研究过程中,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各个科研机构由于研究起步时间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团队配置不同,在研究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有特色的研究传统与差异化的科研优势。

在区块链这一领域,根据中国知网公布的数据和趋势预测,发文量前6名的机构都在2016年前后形成研究规模,北京大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武汉大学稍晚;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工科强校,区块链方面研究进展一直较为稳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人文社科和金融经济的优势院校,在区块链金融方面也找到了较好的研究切入点。

图3-7:中国知网针对区块链研究前6名的机构趋势展示及预测

图源:中国知网(CNKI)

本文选取较为活跃的3个高校——人大、清华、中财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对三个高校在区块链领域所发文章的关键词进行了初步统计,形成了如下的三个词云图,可以看出,不同机构的研究各有侧重。为了更好地体现各个机构的研究情况,我们利用关键词网络、作者合作网络、时间线聚类进行深入探究,重点在于发掘各个机构的研究重点与领军人物,希望能够为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提供较好的参考。

图3-8:人大、清华、中财在区块链相关文章的关键词词云图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1.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