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6)
时间:2023-09-27 20: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第三十五条 承保机构应当于每年5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提取、使用情况报告同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汇总后于6月30日前报财政部。 第三十六条 地方财政部门或承保机构不得引入保险中介机构为农户与承保机构办理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合同签订等有关事宜。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保费或保费补贴,不得用于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手续费或佣金。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七条 各省应当结合本地财政状况、农户承受能力等情况,制定保费补贴方案。 鼓励各省和承保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灾减损工作,防范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鼓励各省根据有关规定,对承保机构的展业、承保、查勘、定损、理赔、防灾防损等农业保险工作给予支持。 第三十八条 各省和承保机构应当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投保模式,坚持尊重农户意愿与提高组织程度相结合,积极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乡镇农林财工作机构、村民委员会等组织服务功能,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户投保。 承保机构一般应当以单一投保人(农户)为单位出具保险单或保险凭证,保险单或保险凭证应发放到户。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乡镇农林财工作机构、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农户投保的,承保机构可以以村为单位出具保险单,制订投保清单,详细列明投保农户的投保信息,并由投保农户或其授权的直系亲属签字确认。 第三十九条 允许设立补贴险种协保员,协助承保机构开展承保、理赔等工作。每村结合实际需要可以设协保员一名,由承保机构和村民委员会协商确定,并在本村公示。 承保机构应当与协保员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承保机构可以向协保员支付一定费用,具体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但原则上不得超过当地公益性岗位的平均报酬。 承保机构应当加强对协保员的业务培训,对协保员的协办行为负责。 乡镇及以上农业保险协办业务由县级及以上财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十条 各省和承保机构应当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查勘定损工作标准,对定损办法、理赔起点、定损流程、赔偿处理等具体问题予以规范,切实维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 承保机构应当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协议后10日内,将应赔偿的保险金支付给被保险人。农业保险合同对赔偿保险金期限有约定的,承保机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保险金义务。 承保机构原则上应当通过财政补贴“一卡通”、银行转账等非现金方式,直接将保险赔款支付给投保农户。如果投保农户没有财政补贴“一卡通”和银行账户,承保机构应当采取适当方式确保将赔偿保险金直接赔付到户。 第四十二条 承保机构在确认收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缴保费后方可出具保险单。承保机构应当按规定在村(组)显著位置或企业公示栏,或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惠农政策、承保情况、理赔结果、服务标准和监管要求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
第七章 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制度,并将其与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遴选承保机构等工作有机结合。 省级财政部门应于每年5月31日前,填报中央财政下达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时所附区域绩效自评表(参考)(附5),将上年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绩效自评结果报财政部,抄送对口监管局。 第四十四条 财政部将适时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执行情况动态监控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自查本地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监管局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有关情况及时报告财政部。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以下列方式骗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一)虚构或者虚增保险标的,或者以同一保险标的进行多次投保; (二)通过虚假理赔、虚列费用、虚假退保、截留或者代领或者挪用赔款、挪用经营费用等方式,冲销投保农户缴纳保费或者财政补贴资金; (三)其他骗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的方式。 第四十六条 对于地方财政部门、中央单位、承保机构以任何方式骗取保费补贴资金的,财政部及监管局将责令其改正并追回相应保费补贴资金,视情暂停其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格,监管局可向财政部提出暂停补贴资金的建议;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