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夜读|沈南鹏:专注最重要的事 是成事的秘(2)
时间:2023-08-29 01: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所有的大公司都要做这个产品。新浪要做,搜狐要做,小米要做,腾讯要做,所以我们合伙人讨论以后,感觉这个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你一家小公司,没有机会。 我们作为投资人有的时候太聪明了,有点让理性的东西在我们思考当中占太多了。 比较幸运的是,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我们一直跟踪这家公司,九个月以后我主动给一鸣打电话:“我们能不能再聊聊。” 我感觉好奇心是(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子。 所以,保持对一个行业的深度研究和观察,非常重要,同时保持对这些企业家的长期关注。 另外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要有开放的思维。你在一年以前看了一个企业,觉得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有这样那样的挑战和问题;一年以后你发现企业有很多变化,那可能是创业者不断学习、成长的结果。 所以,企业要想向前,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我们跟很多这样的“传统”企业聊过,如果想要做这样的变革,有没有一批新的团队成员?这很重要。 我不是说传统的CEO不行,但是确实要有新的团队来帮你更快地在市场上完成学习曲线。 信息科技行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市场瞬息万变。 我相信这些企业家都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但是有的时候学习成本太高了,能不能引进人才尽快补短板? 稳健医疗的李建全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可能属于我们说的“上一代”的企业家,企业也已经经营了近30年,主要专注医用敷料领域。 但他想到了把医疗技术用在新的消费产品里,推出“全棉时代”产品,主要通过互联网营销,在行业当中打开一块新的天地。 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学习,也非常有耐心,还能把最优秀的年轻人吸引到他的团队里。 所以,企业想要革新,有决心,还必须要有配置。 思考要深远,梦想要宏大,行动要果断,这才是应对商业周期的方法。 二、关于管理:作为领导者,如何带出打胜仗的队伍? 我一直信奉合伙人文化,而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拿什么来比喻我们整个团队的协同模式呢?我感觉就像是一个交响乐团,需要各个乐器演奏者的完美配合。 能够让团队协同起来真正成为One Team,这是致胜之道。 所以,在红杉我们一直努力践行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叫做合伙人文化,把人才聚拢起来,共同协作完成一份事业。 在合伙人文化中,我虽然是基金的管理者,但在最重要的投资决策上,我们没有boss,也不应该有boss。 在每一个项目上,不管他是合伙人还是刚刚加入红杉的分析师或投资经理,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同时应该接受其他同事建设性的挑战。一个优秀组织是靠集体力量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何更好地践行合伙人文化,有几点体会。 第一,聆听。少说多听,无论是面对创业者、企业家,还是团队成员之间,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第二,信任。在进行每一项投资的时候,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团队成员对企业有最深的理解,而且视角独特,这时就特别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给予信任。 第三,支撑。团队成员相互之间能够补位,能够看到和补到对方可能的盲点。 合伙人文化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起来,而且要在点点滴滴的地方着手,让每个人觉得他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举一个例子,我们会给投资人每半年发一封信,介绍这半年发生了什么。 信最后的落款,从我们2005年成立到现在为止,尽管我是管理合伙人,但从没有签过我的名字,最后一定是两个单词——Team Sequoia(红杉团队)。 这看起来是小事儿,但是在这种小地方反映了红杉的文化,每个团队成员都可以凭借专业能力得到尊重和认可。 只有通过多年的磨合才能达成极致的合伙人文化,这是一个投资机构基业长青最重要的因素。 在红杉这个团队中,我们希望每一个个体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这里面没有太多花哨的策略或者理念,最后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也非常简单,就是day in and day out的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