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调研丨华夏基金调研海德股份(6)
时间:2023-05-16 00: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答:您好,公司重点关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经济发达区域,且具有区位优势、配套成熟、能产生稳定良好现金流(覆盖项目资金成本)的困境商业地产项目,通过司法强执、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
问:公司对储能新能源项目有什么规划,预计什么时候能产生收益? 答:公司与永泰能源(60015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储能科技公司——德泰储能,以该公司为平台,重点投资布局全钒液流储能领域,现已初步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在上游钒矿资源开采与冶炼方面,德泰储能投资并购了位于甘肃敦煌的钒矿资源,拟投资建设6000吨/年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其中一期产能为3000吨/年,预计2024年底达产。在电解液加工、电堆业务等环节,德泰储能与长沙理工大学签署协议,取得10项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的储能核心专利技术,涉及钒电池用电极、隔膜等关键材料、电堆结构、密封方法及应用等技术;同时德泰储能已与贾传坤教授团队成立储能装备公司,并设立研究院,作为储能产业链上电解液和电堆研发制造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1-2年内完成小试、中试;2023年3月初德泰储能自主研发的首台32KW钒电池电堆已测试成功;德泰储能拟建设的年产能500MW的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正在全面进行,预计相关项目将于2024年陆续投产见效。德泰储能将按照2022年所制定的“3年内形成规模、5~8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发展规划目标,全力发展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配套技术与相关产品,预期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将逐步产生收益。
问:公司投资的钒液流电化学储能项目,什么时候能大规模商业应用?钒液流储能电站的单位成本是多少?和其他技术路线的电化学储能有什么优势? 答:钒液流电化学储能项目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以示范电站订单为主,未来随着技术更趋成熟和成本下行,商业模式将逐步打通,预期三年左右将大规模商业应用。 全钒液流电池主要应用于长时储能场景,以4h系统为例,目前钒液流储能电池初装成本(不含基建)在2.5元/Wh左右,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在0.6元/kWh左右。 目前市场还没有一种完美的储能技术能够应用于所有场景,需根据场景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匹配。钒电池主要适合大规模长时静态储能,其主要优点是化学本征安全、能量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功率与容量可灵活设计、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回收、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低等。
问: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相关政策落地后,可能对公司业务带来哪些机遇? 答:海南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落地,封关以后,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将给公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一是可以丰富公司资金来源,有利于公司扩大资产管理规模,进一步做强做大。到2025年底,海南将建立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更加自由便利,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增多、成本更低。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及其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举措,在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规模方面,政策将支持海南企业发行债券融资,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规模,同时支持海南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拓宽资金来源;在支持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一系列举措有利于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投融资机会,公司计划将名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迁移至海南,结合海南自贸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政策,利用好跨境投资的宽松便利政策,迅速提高投融资规模,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 二是海南自贸港封关将助力公司提升资产管理规模及利润水平。我司作为海南自贸港唯一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核心的困境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猛,经验丰富,经营业绩突出,受到海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司熟悉海南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已与海南地区的主要银行、非银金融机构、AMC、地方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已在海南开展过多个困境资产管理项目。海南自贸港封关后,公司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属地优势,结合自贸港新旧动能转化的契机和政策优势,积极参与自贸港困境企业纾困提质和困境资产盘活重组,快速扩大公司困境资产管理规模,进一步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