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建设和改造若干问题的思考(2)
时间:2023-04-06 11: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默认发布 点击:次
至于VOD,这是老百姓很喜欢、很需要的东西。尽管投入大、运营成本又高、眼前很难盈利,但不得不做。这也是为了竞争——IPTV。你不做VOD,用户就跑到IPTV那边去了。对今天的有线运营商而言,VOD靠收费盈利的主要制约条件是规模。另外,中国最困难的就是向老百姓收费。据统计资料,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VOD真正收费的也只占5%,还有95%是送的。盈利模式靠广告。 在中国,有线运营商做广告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是跟电视台的关系。因此有线运营商做广告不能跟电视台争利,要做一块新蛋糕——新型式(互动、用户自已按需搜索、作为电视商务的信息流)、新客户(非电视台原有)、新领域(电视台不做的新领域),避免竞争和内耗。 视频通信近两年发展很快,其中包括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监控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着力发展这项业务。一方面,这是广电、电信共同的新领域,双方应该都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这项业务的目标对象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富人,因此盈利的空间较大。 数字化、双向化为增值业务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有许许多多的新业务有待我们开发。但凡是新业务就会有风险,不能保证做一项成功一项,更不会一下子就成功。都要不断摸索、不断试验,只有坚持才会取得最后胜利。有些人总希望拿一项业务来就可以盈利,这是不现实的。即使在别人那里成功运营的业务,拿到自己这里也不一定成功。即使成功,也是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资源条件仔细策划、全力运作才实现的。 为了使增值业务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笔者呼吁:有线运营商联合起来,为把有线电视做大做强而奋斗! 选择什么技术? 现在市场上技术很多、产品更多,很多人反而无所适从。其实技术多是好事: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情况;另一方面竞争促使技术进步、产品降价。 不知道选什么技术也是下不了决心的重要原因。这里用得上一句经常提到的话:最适用的技术是最好的技术! [NextPage] 搞技术的人往往容易追求技术的先进和完美,但现实中完美的技术是不存在的,技术总是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先进总是相对的,在一段时间内领先的技术不一定最后成为主流,甚至不一定有生命力。ATM、铱星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对运营商而言,适用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这里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叫适用。适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要明确做什么,对于双向改造就是要明确要做哪些双向业务,技术与业务相匹配。如果只是做点播回传、网络管理、业务管理等应用,窄带就可以应付;如果仅开展数据业务,就不需要过多考虑QoS;如果要多业务运营、特别是开展视音频业务,那就必须考虑VLAN划分、QoS。二是适应原有基础,主要是选用技术要与自身资源相匹配。对于双向改造就是要与原有的网络状况、人员素质、资金状况等相匹配。比如,原来已经进行了HFC网络的双向改造,那就应该把CMTS技术进一步应用好,待业务进一步发展、带宽需求有较大突破时再上EPON;如果原来没有进行HFC的双向改造,那就可以选择EPON+EoC。如果光节点覆盖范围较大,那就需要选择动态范围大、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运营稳定、接入用户多的技术;如果光节点覆盖范围小,那就着重选择性价比高、带宽高、调制效率高的技术。 目前EPON+EoC方案应用的关键是EoC。因为EPON已经是成熟技术。这里对EoC几个技术相关的问题有一点儿不成熟的考虑: 基带与调制 一般讲,基带技术简单、成本低、户均带宽高、不需要单独的网管。但传输距离近、动态范围小、带宽利用率低,只适用于一个楼道内的集中分配系统;容易受电视机漏电干扰(已有成熟解决方案),施工比较麻烦;还需要选择抗端口环回的交换机。调制技术带宽利用率可以做得比较高(调制指数高),动态范围比较大,抗干扰性能比较好,施工也比较简单。但相应的成本相对较高、管理相对复杂。 高频与低频 一般讲,低频段损耗低、传输距离远,不另外占用高端频段;但低频段干扰较严重,无论是外界无线电干扰还是电视机射频端口反馈的噪声都集中在低频段,而同轴电缆频率越低,屏蔽性能越差;还有,低频段频率资源有限,扩展空间较小。高频段频谱比较干净,可利用的频率资源相对较多。但高频段损耗大,传输距离相对较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