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斩获科学大奖的华农教授张启发,一直在操心粮(2)

  在这一讲里,张启发将学术不端行为归纳为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数据或文献、重复发表、不当署名等10大类,并现场为研究生们列举了学术不端的种种现象,同时指出,要通过建章立制,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依法严惩,形成震慑。

  2009年张启发回母校荆州中学时,专门捐款和母校一起设立了“启发奖学金”,资助优秀毕业生和报考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学生。

  链接

  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8日在北京举行。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周其林、冯小明分获物质科学大奖,林本坚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大奖。每个奖项单个奖金为100万美金。

  2018年生命科学奖

斩获科学大奖的华农教授张启发,一直在操心粮

  获奖人名单: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

  获奖理由:奖励他们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斩获科学大奖的华农教授张启发,一直在操心粮

  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所 硕士学位。1985-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博士学位。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李家洋院士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途径调控的分子网络研究和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着重于阐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高效新品种,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开创性贡献,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李家洋领衔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攻关,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精准选出高产与优质的控制基因“组装”在一起,破解水稻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该研究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也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斩获科学大奖的华农教授张启发,一直在操心粮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发表了对转基因的看法。对于转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袁隆平表示,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斩获科学大奖的华农教授张启发,一直在操心粮

  张启发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张启发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校从事博士后工作;1986年回国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担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