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壮美黄河行】“环境好不好 看鸟就知道” 黄河生态保护让人与鸟和谐相依

  未来网郑州9月8日电(记者 刘文静)“环境好不好,看鸟就知道。候鸟和人不一样,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鸟儿们是来回飞的,哪的环境好,它就飞到哪,鸟类的数种量可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局长孟科峰告诉记者。

【壮美黄河行】“环境好不好 看鸟就知道” 黄河生态保护让人与鸟和谐相依

  河南省孟津县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鸳鸯(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供图)

  黄河之滨是候鸟的天堂,在河南,黄河湿地上常常能看到这些空中“精灵”的身影,它们呼朋引伴,纷纷落脚至此。鸟儿的栖息,恰恰印证了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的良好。但这背后,是人们多年来为保护黄河生态所付出的努力。

  十万多只鸟的乐园:最原生态的地方才是鸟儿的天堂

  记者来到河南省孟津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一条小路蜿蜒向前,四周都是庄稼和林木,直到门口,巨大的“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字才映入眼帘,整个保护区仿佛世外桃源一般,隐匿在田园深处。

  “为了保护好这一方黄河湿地,保护区内不修水泥路,只有碎石路,而且也不让外人进入,不接待游客,所以可能比较难找。”孟科峰笑着告诉记者。原来,为了保护好这一方湿地,这里的一切都尽可能的保留着最原生态的面貌,一万五千公顷的面积内,只设置了四个瞭望塔,70多个监控摄像头。目之所及,看似是杂乱无章的草木,实际上这却是鸟儿最喜爱的,未被破坏的乐园。

【壮美黄河行】“环境好不好 看鸟就知道” 黄河生态保护让人与鸟和谐相依

  采访团记者们登上瞭望塔拍摄保护区内的鸟儿。未来网记者 刘文静 摄

  据了解,河南省孟津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5年8月成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保护区东西长59公里,南北宽0.5—5公里,是以保护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孟科峰介绍,保护区总面积15000公顷,内有河道水域生态系统、河滩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自然条件较好,水生动植物丰富,为水禽创造了活动、觅食及隐蔽的栖息地,可进行与湿地和水禽有关的观测研究。

  目前,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25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鸨、黑鹳等11种。“以鸟中熊猫黑鹳为例,它是世界濒危珍禽,是反映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重要物种之一,据专家研究统计,全国大概有3000多只,而今年保护区内的一个黑鹳群就有68只。”

  此外,该保护区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灰鹤、大天鹅等32种,河南省重点保护动物30种,鸟类数量达10万多只。

  孟科峰介绍,近年来,保护区内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采取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湿地生态恢复工作,高标准打造沿黄绿色生态屏障。此外还建立健全了湿地保护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改善湿地生态功能,让湿地真正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美好家园。

【壮美黄河行】“环境好不好 看鸟就知道” 黄河生态保护让人与鸟和谐相依

  河南省孟津县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鹳(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供图)

  白天鹅从几十只到6000只:黄河湿地修复创造生态奇迹

  “以前环境最恶劣的时候,我们这最多只能看到几十只白天鹅,但是现在天鹅的数量已经增加到6000多只了。每年冬天的时候天鹅飞回来,是整个三门峡最大的喜事,大家都跑到湿地公园来迎接它们。有游客曾说,天鹅下水的时候,湖面上就像下饺子一样,场面十分壮观。”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讲解员笑着告诉记者。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门峡的市民们惊喜地发现,城市中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白天鹅。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都有成百上千只白天鹅在湿地公园的天鹅湖栖息越冬,冬天的黄河水是清澈的,洁白美丽的白天鹅与碧波荡漾的河水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壮美黄河行】“环境好不好 看鸟就知道” 黄河生态保护让人与鸟和谐相依

  白天鹅在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湖面上戏水(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供图)

  但是好景不长,二十世纪初,随着三门峡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三门峡的湿地日益减少,这些“小精灵”只得选择了离开,据监测,当时天鹅湖内天鹅数量仅有几十只。为了“保护湿地留住天鹅”,三门峡市上下全身心投入到了保护湿地的行动当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