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建筑事故频发 公司回应称:不完全与高周转有关(2)
时间:2018-08-04 16: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现在90%的项目已经查过了,没有问题继续开工了,就是剩下的没有查完的10%还没有复工,可能会放缓一点。但其实我们不会有大面积的变化。 问:现在盘查来看,问题比较多的都是外包项目,那么咱们的外包项目占整体的比重是多少?地域上的分布是怎样? 答:我们公司自己做的项目占到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剩下的都是外包的。外包的单位其实都是全国性、区域性做得很好的企业。当然里面确实有一些本地的建筑承包商,但都是经过我们的筛选体制才能进到承包商库的。最近发生个别的事故后,我们也会进一步去检讨自己的承包商筛选机制,让这个机制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严格。但并不是说外部承包商的质量就比我们内部的普遍要低,我们是有系统筛选方案的,都是选好的承包商来做。问:伍总您对棚改的货币化率下降的想法是什么? 答:我们之前做过统计,如果全部停止,对我们公司整体的影响大约在5%左右。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吃不消,又发了一个通知,说是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还是可以继续选择货币化的。所以就是说,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是太大。 问:外包的承包商有问题,咱们会对他们进行公开处理吗? 答:会的,肯定会的。 问:今天为什么莫总没有参加? 答:因为我对公司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能答的我肯定都尽量答。如果你们想见莫总,下一次我邀请他来跟大家做互动。 问:之前有个传言说是碧桂园有全面停工,请问您对这个传言有什么解释吗?另外市场对于高周转的战略有一些议论,公司的这个战略之后会有变动吗? 答:全面停工是因为我们觉得出了这几次安全质量问题,必须要对所有的项目进行质查,所以我们进行了全面停工。停工的目的是把每一个环节都查清楚,没有安全隐患才继续施工。目前已经有90%的项目通过了检查,没有问题继续开工了。第二个高周转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一直坚持得挺好,而且在每个节点都力争能做到更好,之后如果有变化那肯定是在质量上做得更好,但是我们的模式是不会变的。问:碧桂园之前有两次发债受阻,主要原因是什么?后续债券发行进展是否顺利? 答:第一次是国家不希望资本市场大量的钱流入房地产,所以给了证监会指导意见,所以当时证监会把所有地产公司发债都停了。但对我们来说,这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15年之前资本市场本来就不许我们发债的,我们只是15年16年发的比较多,所以本身这个量是不大的。另一个是,我们也不希望拿太贵的钱,我们的资金也充裕。那次是我们主动终止了,而不是外界传闻的发不出去。 问:现在很多地产开发商在回流现金上比较积极,碧桂园现在在更多回笼资金上是怎么考虑的? 答:对地产来说,快速回笼资金永远是最好的策略。不管环境好还是不好,碧桂园都把快速回笼资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做生意最安全有效的办法。快速回笼资金我们也不是今年才提的。另外,在今年这种环境,企业只要控制好负债,应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负债低的企业来说,今年是比较好的机会。对于负债高的企业,今年就比较辛苦了。 问:我们现在对各个项目的回笼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还是希望回笼率能和去年持平。 问:70%的负债率是指哪个负债率?有估算过之后到期债务的偿还情况吗?今年发生的事故会影响公司有提前偿还债务的压力吗? 答:70%是指净负债率。考虑每年的偿还量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去年年底差不多有1500亿的现金在手上,流动性很充裕。今年6月30日的数还没出来,整体的债务结构不会有太大波动的。这个偿还债务的压力是没有的。 问:公司的合伙人机制和跟投,在每个项目层面,外包工程的团队会参加吗? 答:我们有对他们的质量有奖励,但和公司的奖励机制是不一样的。 问:这个基于质量上的奖励机制会比较鼓舞人心吗?有没有数据可以分享? 答:比如如果做得好,我们会给他们每平方米100元的奖励。 问:跟我们公司长期合作的外包工程团队,像您刚才提到的有些是本土化的团队,他们的审批权限在集团哪个层面进行的呢?合作比较久的团队时间有多久了? 答: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去成本中心拿,到时候让ziming传给你。十年都跟着我们做的团队还是挺多的。最终审批权限是在我们集团的招投标部门。 问:招投标部门有什么特别的筛选标的要求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