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建筑事故频发 公司回应称:不完全与高周转有关
时间:2018-08-04 16: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新浪财经讯,8月2日消息,昨日微信号“债券实地调研”披露了碧桂园电话会议纪要。在该会议纪要中碧桂园对近期建筑事故频发问题进行了回应。碧桂园表示,这不完全与高周转有关。此次事故工程均属于外包模式,并不是监理的问题。事故发生后碧桂园已经进行自我检讨与全面检查,90%的项目经检查并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已经开始复工;针对剩下的10%项目,总部已经派出质量小组对细节质量隐患进行检查评估,今晚将得出相关检查结论。另外,我们对出事故的项目进行鉴定,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以下为碧桂园电话会议纪要全文 问:1)这一系列建筑事故问题与高周转模式或是新工艺流程是否有关,公司在检查工程状况后是否有所发现,之后又有何种措施可以避免事故发生?2)传言碧桂园全年债务累计达到九千亿,且还在上涨,更有传言碧桂园已经停止五六线城市全覆盖的计划策略,请问是否属实? 答:1)不完全与高周转有关。 目前碧桂园有近2200个项目,此次事故工程均属于外包模式,并不是监理的问题。事故发生后碧桂园已经进行自我检讨与全面检查,公司有较强的质量把控能力,各项新的工艺流程措施都是为了能够引领行业。全面停工后,截至昨日,90%的项目经检查并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已经开始复工;针对剩下的10%项目,总部已经派出质量小组对细节质量隐患进行检查评估,今晚将得出相关检查结论,并判断其中有哪些是需要停工,而哪些可以复工。另外,我们对出事故的项目,如杭州(楼盘)项目,会对相关责任人或是责任方进行鉴定,无论是承建商责任还是自身管理责任都会发出公告,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负债9300亿的传闻来自自媒体,该媒体同时在传言同行万科负债过万亿,万科方面已做出解释,这是针对地产公司的外行观点。碧桂园在此澄清,9300亿中有3308亿属于贸易及其他应付款;3467亿属于预收账款,来自已售住房,碧桂园不存在交楼问题,因此这并不存在负债风险;另外的有息负债2160亿为上年度报表,今年上半年负债略有上升,但碧桂园仍旧控制净负债率在70%以下,这是一个红线。且公司采用年初各类评级机构指标分解至经营管理动作中,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也注重稳健性,请大家放心。关于全覆盖策略,是我当年针对公司多区域现状,建议区域有多少现金就买多少地,针对管理不好的区域,并不希望其做盲目投资。但我们认为今年年底会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是一个收并购黄金时点,因此希望在第二第三季度放缓投资,第四季度便可拥有足够现金进行收并购活动,这是我基于资金安排角度做出的建议,将企业资源用在刀刃上,却被外界误解为策略暂停。公司目前现金余额过2000亿,回款率等方面都在行业领先,销售、去化率、利润等都处于良性势头。 问:1)公司在过去两天进行了包括六安、上海(楼盘)、杭州事故项目的排查,现在是否得出了结论,是某些人在施工进度上有操作失误还是监管不力,公司的措施是什么?2)公司项目数量众多,从事故次数上是否有历史数据来说明高周转进程中事故概率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来说明企业品控没有问题?3)事故发生地区等地销售是否存在影响? 答:1)六安事故发生场所为工人宿舍,杭州的是基坑辅助工程,这些都不是工地主体,但也确实反映了我们目前在配套项目上重视度不够。主体工程已经有了严谨的质量管控体系,但在配套工程领域,部分区域可能存在一定的忽视,我们以后会更加重视。目前公司已经出台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涵盖宿舍、工棚等进入质量管控体系之中,质量管控体系得以完善。 2)根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事故发生概率是下降的。具体数据待剩下的10%项目清查后再给出更全面的数据。3)媒体报道后,销售仍旧平稳、良性,与舆情并未挂钩。 问:我们排查后有初步结论吗? 答:刚伍总也有提到,杭州的项目主要是下雨下得时间长,加上周边有重型车辆的扰动,使得基坑失稳了,所以造成了路面的沉降。安徽六安的项目,主要是项目工地的临时建筑被强暴雨侵袭,才出现了安全问题,造成了人员伤亡。 目前具体的责任认定的结论还没有出来。只要结论出来,我们一定是非常严肃地处理相关人的。 问:短期来说是否会放缓高周转目标? 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