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追踪“数据堂”:特大侵犯个人信息专案,震动大数据行业

  这一数据大案涉及数据流通各环节,在数据安全、采买、使用等行业领域都产生巨大震动。

《财经》记者 张瑶 实习生 闻雨 | 文 李恩树 | 编辑

 

《财经》记者 张瑶 实习生 闻雨 | 文 李恩树 | 编辑

  一起公安部、最高检察院督办的特大侵犯个人信息专案,涉及国内“大数据行业第一股”数据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数据堂”,NEEQ:831428)的多名员工。

  该案被山东警方全面起底,从源头“内鬼”到中转商再到下游使用者,共11家公司牵涉其中。其中,数据堂6名员工处于链条中信息流转的重要环节。

  目前,该案已由检方提起公诉,法院尚未宣判。

  追溯数据交易链条

  2017年4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警方接到报警称,网上有人非法出售临沂市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报案线索,费县警方发现,在一个名为“全球数据供应商”的QQ群里,时常有人出售带有房地产、金融等相关标签的手机号等信息,其中2000条信息被卖往费县。

  由于该类信息涉及公民敏感个人信息,且经初查发现其中有重要数据公司活动迹象,该案被公安部和最高检察院列为督办案件侦查。

  经费县警方侦查,上海市驭欣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驭欣公司”)5名员工有重大嫌疑。4月12日,5人因涉嫌传播20余万条敏感公民个人信息被警方抓获,涉案资金20万元。但这5名员工并非信息买卖源头,警方发现,这一买卖链条中还有诸多上游卖家。

  驭欣公司数据来源是扬州金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扬州金时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经营范围为网络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据工商资料,扬州金时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法定代表人颜兴旺,两名自然人股东常凯、颜兴旺各持股50%。扬州金时公司11人涉案,其法定代表人、业务经理、数据负责人等被抓获后均做供述。

  该案起诉书称,数据堂一名员工向其上级汇报并征得同意后,代表这家公司与扬州金时公司签订数据买卖合同,金时公司支付对方20万元合同款。此后,另一名数据堂员工与扬州金时公司续签数据合同,后者支付合同款50万元。

  检方的起诉书称,“数据堂共向金时公司交付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60余万条。金时公司共计向客户发送公民个人信息168万余条。”

  数据堂成立于2011年,被称为“国内首家大数据交易平台”,在业内是最早吃螃蟹的先行者之一。2014年11月,数据堂在新三板上市,高管团队来自明星互联网公司和知名院校,2016年,其市值一度达21亿元。

  年报显示,数据堂共有四条业务线,即营销线、金融线、财经线和人工智能线。检方查明,营销产品线在运营时,由资源合作部购入数据,该案某被告之一所在的资源平台部负责接收数据,并将数据放入公司集群。另一被告所在的技术组根据产品组要求,将集群上的数据根据用户兴趣、爱好等分别打上不同标签,之后依据客户需求向其传输数据。

  据警方介绍,以上卖给扬州金时公司的数据经过了清洗和处理(剔除无效信息以及将其标准化),主要内容为手机号、地区和偏好(如房地产相关等),最终用途主要为精准营销。

  以上数据交易流程,若获取数据来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经过脱敏处理,并无问题。脱敏,指将涉及敏感个人信息的数据进行去个人化、去隐私化处理。

  此案检方认为涉案人员系非法出售数据,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警方接着向上追溯,发现数据堂人员涉案数据购自济南北商经贸有限公司,而后者的上线为联通一家合作商的两名“内鬼”员工,这个链条上的信息涉及全国15个省份联通机主的上网数据和偏好,包括手机号、姓名、上网数据、浏览网址等,均为原始未脱敏数据,平均正确率为99.99%。

  而据新华社报道,数据堂公司在8个月时间内,日均传输公民个人信息1.3亿余条,累计传输数据压缩后约为4000GB左右,公民个人信息达数百亿条,数据量特别巨大。

  至此,这一数据交易链条完成追溯。

经过近11个月的侦查,该案涉及的21名犯罪嫌疑人被起诉,数据堂有6人涉案,两家更上游的公司的相关人员被另案处理。据新华社,加上另案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则共有11家公司牵涉其中,涉及57名犯罪嫌疑人。

 
  经过近11个月的侦查,该案涉及的21名犯罪嫌疑人被起诉,数据堂有6人涉案,两家更上游的公司的相关人员被另案处理。据新华社,加上另案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则共有11家公司牵涉其中,涉及57名犯罪嫌疑人。

  数据堂公司本身则未被检方起诉。不过,警方介绍,这家重要数据交易平台的CEO齐红威、联合创始人肖永红在内的多名高管均曾接受过调查。

  两条业务线关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