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信息安全建设三板斧:从那些刷爆朋友圈的事故说起(5)

系统安全策略与日常系统运维有密切的关系,策略制定的完善程度,决定着系统安全的程度。与开发有关的编码规范、安全编码、SQL书写规范等都属于系统安全策略范围内。

安全策略是整个安全管理乃至整个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安全运维工作中除了将安全策略一一落地实施外,还需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策略的进一步评估和完善,建立健全安全策略对公司安全体系建设和保障系统安全至关重要。

(3)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针对物理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系统安全策略进行分解和技术实现,具体表现为各种安全运维相关的规范、标准和流程等。换言之,将安全策略转化为可执行的技术方案,在安全运维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执行效果优化不断优化安全策略。

一般由安全策略演变而来的标准规范主要有:

硬件上下架流程;

Windows服务器部署标准和安全加固方案;

Linux服务器部署标准和安全加固方案;

数据库及集群部署标准(Oracle、MySQL等);

应用服务器Tomcat部署标准;

Nginx、HAproxy部署标准;

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安全事件汇报流程等一系列日常运维相关操作的标准和流程。

(4)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包括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信息安全委员会或是信息安全小组等组织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相关培训等。

人员即安全直接操作人员,如安全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和与安全有关的人员,包括公司全体员工、第三方合作方等;

组织指一般公司设有信息安全小组或是信息安全委员会,组织负责人员的培训、演练和安全体系的建立落地实施等;

培训是指安全人员或是其他安全培训资源对公司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相关培训,提高人员和组织的信息安全水平,加强安全意识,与对培训的结果定期考核;

安全运维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按计划定期的演练实战必不可少勤练手,在真正的安全事件面前才能有条不紊地从容应对,将公司的损失降至到最低,最大程度的保护信息和数据。

3、安全运营

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安全架构设计、安全策略制定以及技术管理和人员管理的落实,为安全运营提供运营主体。

安全运营主要包括日常安全运维工作、定期安全审计、安全数据分析以及安全绩效考核四个部分。

安全运维主要针对安全策略以及技术方案实施规范流程等在日常工作中按规操作,出现的安全事件,根据处理流程和通报流程进行应对等操作。安全运维要求日常运维管理操作必须是安全且可审计的,即日常的运维工作要定期做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在审查日常运维操作是否合规的同时还需包括安全策略是否在实际运维过程中完全落地实现,如备份是否完善,备份验证是否定期执行,备份是否准确可用等。

安全审计的结果、日常运维工作以及安全设备、安全平台的安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安全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深入剖析公司安全运行情况以及人员和组织的安全绩效情况,为公司的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营的进展情况提供数字化展示。

(1)安全运维

日常运维操作要遵循安全管理中安全策略和技术管理制定的标准、流程的方案。一般日常运维工作包含如下内容:

日常运维操作涉及的操作标准和流程需要在安全管理部分中有所体现。同时根据这些固定化的标准和流程可以实现运维自动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失误。安全运维初始阶段可能会造成运维工作的繁杂,流程、步骤较多等,但是随着自动化运维的逐渐开展,人工运维会逐渐减少,运维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2)安全审计

对于日常运维操作、安全架构和安全策略落地进度,必须要有安全审计的参与,来监督和督促安全体系的执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