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郎海嘯 交易商感受像“911”
时间:2024-03-30 14: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中國,人們更喜歡投資股票和房地産市場。如何鼓勵中國人參與外匯市場投資?” “我認為外匯投資並不適合所有人。與其他投資活動相比,外匯投資需要大量的時間,你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市場行情,但相應地你也能收到很好的回報。” 這是《國際金融報》記者與英國艾福瑞公司CEO大衛·霍奇(David Hodge)在去年11月20日採訪中進行的對話。當時,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外匯經紀商,艾福瑞公司正在積極開拓亞洲市場。大衛·霍奇此行目的就是為了籌備上海辦事處。在完成採訪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南韓進行訪問。 在採訪的過程中,大衛·霍奇始終表現得興致勃勃。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自己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中國人的理財素養非常高,他們只是缺少投資的機會。我認為上海自貿區的試驗是一個突破。” 然而兩個月後,擁有17年曆史的艾福瑞公司轟然倒下。因為瑞士央行意外宣佈放棄瑞郎兌歐元上限,導致包括艾福瑞在內的多家外匯交易商出現鉅額虧損。在經歷了一個週末的掙扎之後,艾福瑞公司沒有找到接手的買家,只能宣佈進入破産流程。 1月20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再次聯繫大衛·霍奇,卻收到了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公關經理凱蒂·布魯姆黑德(Katy Broomhead)的回信。而就在前一天,英國高等法院已經任命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成立聯合特別管理團隊接管英國艾福瑞有限公司。 “在現階段,特別管理團隊沒有更進一步的評論。”凱蒂·布魯姆黑德在回信中答覆記者。 黑色的一週 消息來得很突然。1月15日晚間,瑞士央行突然“變臉”,在宣佈降息的同時還放棄瑞郎兌歐元1.20的干預水準。消息傳出後,瑞郎兌歐元匯率一度飆升38%,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方榮立是上海川澤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一名外匯分析師。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瑞士央行的決定令市場感到非常意外。“當時我正在開車,接到了電話説瑞郎對美元漲了2000多點,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方榮立説,“我馬上把車停到路邊,看了手機後確認這是真的。” 而瑞士央行的突然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場貨幣“海嘯”。全球多家外匯交易商、對衝基金和銀行遭受巨大損失。 美國上市外匯經紀商福匯集團(FXCM)宣佈,公司賬面上出現約2.25億美元的客戶欠款。當天紐約上市的福匯集團股價從12.63美元一度跌至1.49美元,跌幅高達88%。最終,FXCM福匯從美國上市資本集團Luecadia融資3億美元,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投行在此次危機中也損失慘重。瑞郎突如其來的升值給花旗集團帶來共計1.5億美元的損失。德意志銀行的損失也達到了1.5億美元,巴克萊銀行的損失接近5000萬美元。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操持Everest Capital基金公司的馬爾科·迪米特裏傑維奇(Marko Dimitrijevic)正在關停旗下最大的對衝基金Global Fund。該基金自2014年底投入8.3億美元做空瑞士法郎。近日瑞郎大漲後,該基金幾乎血本無歸。 “市場的反應完全令人意外,非常暴力,(瑞士)央行沒有給市場準備時間。”IG集團市場分析師亞歷山大·巴拉代説,“(這個決定)引發恐慌。” 而艾福瑞公司更是陷入破産的危機。在早前的一份聲明中,艾福瑞公司稱:“瑞士央行意外改變政策,放棄瑞郎/歐元上限引起的匯價波動,導致市場出現異常波動,流動性極度匱乏。” “這導致大部分客戶蒙受損失超過了他們賬戶資金。客戶無法彌補損失的時候,就會將損失轉嫁給我們。這迫使艾福瑞證實公司已進入破産狀態。”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繫艾福瑞公司上海代表處市場總監曹陽。她告訴記者,目前艾福瑞公司上海辦事處還是正常上班,大家都在等待“最終的結果”。 “這次瑞郎事件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超過了當年‘9·11’事件的嚴重程度。”曹陽説,“當年美元暴跌了900多點,而這次瑞郎暴漲3000多點。再加上瑞郎的流動性沒有美元好,導致用戶賬戶瞬間爆倉。” “黑天鵝”來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