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不能一直活在巨头阴影下,交易所新玩家的突围


交易所赛道上挤满了玩家,从中突围绝非易事。

去年 5 月,由 FCoin 引领的交易挖矿模式风头正盛,数十家跟风者蜂拥而上。可惜由于机制问题,FCoin 很快败退,很多模仿者们,都没能逃脱洗牌出局的命运。

事实上,在币安、火币、OKEx 三家平台已牢牢稳居行业前三的情况下,业内就一直在观望,究竟哪家能脱颖而出。

自去年 6 月创立到今年 3 月,一直沉默的 BiKi,只是上千交易所玩家中的普通一员,然而,3 月 26 日,一则“节点资本创始人杜均斥巨资加入 BiKi”的消息,迅速把它带进了大家的视野。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穿越了大半年熊市的 BiKi,不仅活着,还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

外界普遍认为,BiKi 是新交易所迅速蹿红的典型。但 BiKi 创始人 Winter 告诉31QU,BiKi 也“走过弯路”,在探索交易挖矿,尝试传统领域、互联网领域后,BiKi 跌跌撞撞走过大半年熊市,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文 /31QU 灵芝

“BiKi 也走过很多弯路”

去年 5 月,FCoin 凭借交易挖矿迅速崛起,跟风者不在少数。

与众多新秀交易所一样,BiKi 也诞生于此时,但他们对“交易挖矿”进行了重新设计,“具体来说是将手续费以平台币形式返还用户的通胀模式,变成了回购销毁平台币的通缩模型。”

Winter 告诉 31QU,当时团队就认为,只有极致通缩才能让用户更有动力地建设整个交易所生态,“平台币有上涨的空间,可以撬动更多的资源进场,把代币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不过,现实没有与大家设想的那样顺利。3个月时间,FCoin迅速崛起又衰落,“交易即挖矿”模式也陷入巨大舆论漩涡。

事实上,为了避免出现 FT 暴拉暴涨的情形,BiKi 还设计了涨跌停板模式,“希望能控制平台币短时间内上涨的幅度,把周期拉长,确保健康、可持续性增长。”

但当时舆论环境恶劣,BiKi 也被裹挟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用户的交易热情逐渐减退,进场挖矿的人越来越少,新交易所开始面临生存压力。

“后来我们发现,交易即挖矿只能是交易所营销、获客的一种手段,能让我们把交易所从 0 到 1 做起来,但到后面,挖矿玩法不再奏效后,就需要换一种方式了。”Winter 回忆。

因此,在挖矿模式热度下降后,团队就没再对挖矿进行迭代,“到了大家普遍不看好挖矿的阶段,再对原有模式进行创新只会显得无力。”虽然部分交易所开始抛弃挖矿的做法,BiKi 还是坚持,并持续到了今年 1 月,“成为了目前唯一一家把平台币全部挖完的交易所”。

交易挖矿搅动市场掀起一阵波澜、归于平静后,加密货币继续在熊市里前行,交易所也开始进入艰难时刻。BiKi 不得不把重点转向“传统”的方式:依靠上币费和项目服务费等获得收入。

这也意味着必须找到优质的项目。

“BiKi 也走过弯路。”Winter 告诉 31QU,BiKi 曾尝试上线过互联网资产,比如天涯积分,结果发现效果并不好,互联网用户的转化率也很低;还尝试过上线链改项目,最后发现即便是拥有百万级别用户的明星项目,“最终的转化率,连千分之几都达不到”。

“多次尝试后,我们才发现,只有社群基因强大的项目,才会给交易所带来最好、最显著的变化。”他表示,今年年初,在确定主打方向是社群基因后,他们相继上线了几个自带社群的项目,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自此,BiKi 开始走上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资产端:加密货币世界的纳斯达克

外界普遍认为,BiKi 的崛起,主要归功于众多自带流量的项目,其中就有不少是一度备受争议的“共振”类项目。

Winter 对此并不避讳,他认为“共振”也是一种新的代币发行模式。

“共振是一种全新的代币发行机制,只要不触及坑蒙拐骗的底线,那就没有什么问题。”Winter 认为,“过去市场每次发生剧烈波动,都是由发行机制的创新带来的。”

比如早期的比特币挖矿、2017 年的 ICO,以及去年 FCoin 的交易挖矿、今年的 IEO,本质上都属于发行机制创新,而每次创新,都能够把市场带动起来。

“有人认为共振骗人,但正常的私募也有很多是骗人的。”Winter 进一步解释,“相对于其他方式,共振反而把代币用途公开透明化了,比如多少分给了基金会,多少返回给了推广能力强的人,多少用于护盘等等,参与的人都能知道。这种机制的创新,我认为是值得容纳的一种方式。”

除了大胆启用“共振”模式,BiKi 的第二个引爆点,在于率先开放了波场交易区,“踩中了波场爆发的时间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