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第一视点丨“莫名其妙” “无中生有” “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3)

她回忆,当晚市里召开干部大会。市领导传达精神,话越说越快,声调越说越高。台下很安静,只有大家记笔记的沙沙声,脸上是共同的、终于可以放开手脚的笑意。

会议晚上9时结束,每只茶杯都还满满当当,没人顾得上喝水。散场的脚步,不是奔着家,而是向着各自单位。

整理材料、梳理政策、讨论方案。第二天清早,一双双带着红血丝的眼睛汇聚在市委大院。有人把不准,来问意见;有人行动快,已坐着公务车奔向杭州。他们要赶在上班前到达,与主管部门对接具体事项。

改革直面问题,推进自不容易。比如,管理权限下放了,行政事业收费权放不放?金华市级财政缺口,怎么补?

“光省领导主持的推进会,就有3次。”据义乌市委办梳理的资料,2007年3月,历经3个多月协调对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向义乌下放首批47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换上大衣服”的义乌,办事效率、投资环境明显提升,也为其后十几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个直观数据:2007年和2008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2%以上。

一个鲜明案例:2009年7月,原金华海关义乌办事处,正式升格为杭州海关隶属义乌海关。开关当年,小商品年出口集装箱量突破50万个标箱。

义乌海关排队等待出关的车辆。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摄

义乌海关排队等待出关的车辆。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摄

(三)再闯关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后的义乌,延续“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发展,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但内贸转外贸初期留下的隐患,也成为压在义乌人心头的一块大石。

一般外贸出口,一个集装箱装一种商品。但小商品种类多、每批次数量少,为减少检验费、通关费,商户常把几十种货物“拼”到一个箱子。由此,造成关、检、汇、税等相应监管难题。

“杭州和金华海关采用旅游购物监管方式,允许小商品‘拼装’通关,但义乌出口规模越来越大,进一步推进外贸方式创新迫在眉睫。”义乌市委改革办主任徐剑说,监管“盲区”引发市场无序,出口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被打上“低端”标签,国际纠纷不时发生。

义乌,又到了不能不改的时候。

2009年,义乌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内出台倒逼机制,对外争取改革政策。时任义乌市委市政府政研室主任施文臻,就是成员之一。

工作组首次去北京,就碰到了难题。国家部委领导客气地接待了义乌访客,对缩减海关查验商品目录的改革诉求,却表示为难:“一是没有先例,二是全国其他地方无法平衡。”

部门拜访过、省里帮忙争取过、全国人大代表提过议案……这条改革之路,始终难以走通。

不承想,2010年,国务院研究室上报的《关于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调查与建议》,引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重视。

他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作深入思考、适时推进。次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柳暗花明!义乌,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国贸改革试点。

“就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一项,我们白天进市场、访企业,晚上理思路、写报告,数易其稿,累计写了10万字。”施文臻说,市委、市政府最终上报省里的千字方案,凝聚了习近平同志对义乌的关心关怀,也体现了“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改革精神。

到目前,义乌已出台200余项贸易和金融便利化举措,形成700余项创新案例。其中,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改革,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复制推广。

义乌城市风貌。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义乌城市风貌。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其实,越深入义乌,我们越能深切感受到,首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这片土地。从走南闯北的“敲糖帮”,到勇敢摆摊的冯爱倩们,还有“改革先锋”谢高华,他们的接力棒,传给了一代代干部群众。

“没有那场转型电商大讨论,就不会有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2006年就到商城集团担任党委书记、总裁的吴波成没想到,顺风顺水干了六七年,竟会遇上前所未见的“风浪”。

彼时,网络消费方兴未艾,主打线下展示、客商采购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渐失魅力。

到市场转了几圈,所有人心里一惊:商铺空置率高达9%!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