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和孟羽童,网红打工人的“困境”(3)
时间:2024-01-01 21: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董明珠在11月6日接受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访问时也表示,“你真正自己的品质跟网红是没关系的……网红不网红离不开真正的品质,有人用一个网红来认为自己有价值,那就是无本之源。” 这是典型的传统企业思维模式,认为自身业务的成功仅来自产品本身过硬,却忽略了流量经济逻辑下个人IP的价值。 一方面,个人IP是直播大潮下起量的重要支点,另一方面也是维持粉丝粘性,做好长线运营的核心资产。孟羽童尽管没有根本性拯救格力的直播带货业务,但“应届大学生飞升成为总裁接班人”的互联网叙事显著成为了流量集结的重心,反倒是因为格力内部经销商利益冲突而难以更进一步。 而在董宇辉身上,毒眸在过往的文章《东方甄选会员199元,“哪里贵了?”》中曾详细分析,东方甄选目前走的路径和其他头部直播带货机构都不太一样,试图自建平台、创立线上会员消费模式、只做自营品、主抓复购率,每一步动作都与其私域流量运营紧密相关,而董宇辉粉丝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会员开启的直播夜,满屏弹幕都是以董宇辉为关键词。 但传统企业在看到个人IP价值与私域经济后,并未对网红员工的个人IP价值进行全面衡量与评估,对于网红员工及其背后巨大粉丝群体力量的不妥善处理,最终爆发了“小作文”闹剧,并且在公关时还推卸责任给“饭圈”。 在“饭圈”一词被应用得更为广泛的明星经纪行业中,从业者所面临的粉丝不满与监督远甚于东方甄选,但从业者对其福祸相倚的逻辑更加清晰。 毒眸曾在过去的文章《粉丝罢工,吓到了谁》中,研究过艺人粉丝与艺人工作团队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艺人工作室尽管也很担心粉丝团体会突然出现不可控的状态,但心知肚明自身的创造力往往是不如粉丝的,在艺人宣传物料制作、艺人数据销量维护上,都需要仰赖长久维系的粉丝共同体来达成。 (俞敏洪与董宇辉) 互联网迈入流量经济时代,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不论是直播带货的网红还是影视剧综里的明星,本质上只要认知高到一定程度,形成粉丝团体是必然规律。而在追星更有自主权的当下,用户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或正面或侧面的维护自家“偶像”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向运营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就在合理范畴之内。 况且,董宇辉的粉丝自称“丈母娘”,根据蝉妈妈数据显示,其个人账号粉丝年龄画像多为31岁以上的女性,占比67.9%。与内娱流量明星的粉丝相比,“丈母娘”们对“饭圈行为”的掌握程度和践行程度几乎是小菜一碟。 (图源:蝉妈妈) 巨大的粉丝流量也是矛盾爆发的原因之一。不仅是董宇辉通过直播收获了大批的“丈母娘”粉丝,孟羽童也通过在格力的工作日常在小红书、抖音收获百万粉丝,其中点赞过万的内容多是孟羽童在格力的工作内容,挂上董明珠名号的内容更是数据向好。 这也不难理解董明珠为何多次在公众场合“发飙”,在其角度来看,孟羽童拿着格力的资源“干自己的事儿”。但从孟羽童角度出发,由格力而来的巨大流量为自己所用,比起单纯当一个打工人要保值太多。 (孟羽童的个人抖音、小红书账号) 这也是两场事件背后的核心问题:流量到底该归于公司还是个人? 当力求转型的传统企业通过人获得了巨大流量与受益后,势必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这在东方甄选内体现为小编突如其来的“文案发难”及其背后的高管纷争;在孟羽童与格力则体现为个人百万账号与公司日常业务的脱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蓝天欢乐颂房价走势
- 下一篇:刘俏:外贸出口见顶了?优化结构、提高服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