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马积良:掀起未来小镇“龙币”旋风

清华本硕连读6年,在毕业前的最后半年,从热门专业计算机转系教育研究院,用“有才任性”来形容马积良的大学经历并不为过。

“用6年的时间想明白了自己要走的路”,马积良认为自己是“最轴”的人。但当他进入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才发现,有一群比自己“更轴”的人——他们之中,有人为了填满格子纸,尝试出上百种画法;有人为了校对一篇稿件,不惜加班到深夜……

那一刻,马积良“感觉对了”。这所被称为“未来小镇”的学校拥有110种学科课程资源,35门职业考察课程,28门综合实践课程,13门高端课程……曾经数百次出现在马积良脑海中的“未来学校”,似乎就在眼前。

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进入学校仅仅3年多,马积良就首创“龙币”货币流通机制,以“游戏”激活课堂活力,还促进了学校的正向管理。

“纪律困难户”变身“爆款”选修课

初为人师,马积良有点手足无措。

刚进学校,马积良担任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大的课程设计下,他需要自主研发电子技术与物联网课程。面对精力旺盛、思维不够聚焦的初中生,“学霸”马积良感觉比应付一次大考还难。

“这完全不同于以前我在中学时给师弟师妹‘代课’的状态。那时候,只要把题讲清楚了就行,现在还要将知识课程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此,马积良拾起了“老本行”——计算机。他将课堂变成一场实景“三国杀”,每节课学生被随机分组为魏、蜀、吴三国,还有神仙和群雄。各个派别有不同的“特技”——神仙可以为各国加分,维持各国稳定;群雄可以设置加分障碍,为各国战乱“添油加醋”。整个操作流程、计分方式借助编程实现。这种随机分组、随机赋分、各组互扰的“角色扮演式”课堂,让马积良的课不再是“纪律困难户”,而变成了“爆款”选修课。

初尝游戏化教学的甜头,马积良发现还有更棘手的问题:孩子们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

“学习有什么用,我学习好了又能如何?”有学生直接问。马积良便以自己为例,讲述自己如何考入清华大学的经历。

“你学习这么好还来当老师,一个月工资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

“以前,你可以跟学生说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而现在,人们更多地谈论阶层固化。”马积良重新审视学生的提问,“学习不是功利的,它会改变你认识问题的角度,以一种更高的姿态去看世界,收获精神上的愉悦,感受自我价值。归根到底,学习能让人感到幸福。”

马积良明白,说教并不管用。对于一个初中生,在学习之外总有动机饱满的时候,比如玩游戏。

单一课程也有游戏化设计,比如英语某单元的游戏化教学、数学加减法的小游戏等,但在马积良看来,这些游戏本身局限性比较大,可供教师发挥的余地不多,学生也很难形成普遍的认同感。

如何设计一个强有力的外部刺激,推动学生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怎么一回事?马积良将视线投到积分制上。

传统的积分制在校园活动中随处可见。比如教师给优秀作业盖上小印章,并根据印章个数兑换小奖品,这是一种朴素的积分制形式。但是,这种传统积分制存在明显的局限:积分通常是作为成绩评价的补充出现的,且学科之间不能流通;许多积分仅仅停留在荣誉表彰层面,能够兑换的东西往往用钱也能买到,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减弱。

马积良想要打破这种积分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流动——“我的积分可以成为你的积分”,且真实可交易。当然,如此势必要放弃传统积分带来的好处:即时的、显而易见的成绩或学习过程评价。但眼前“利益”的放弃,将迎来学生全方位能力的锻炼。

“龙币”,不是游戏的游戏

“龙币”的概念应运而生。

起初,马积良带着一份几千字的方案找到校长王海霞,提出想在学校推广一套虚拟货币体系,设立银行,实现购买、存储、理财甚至发行股票。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把学校教育的诸多方面都纳入进来。

从不给教师能力设限的王海霞,十分欣赏马积良的方案,但她知道宏阔计划背后的整体设计并不简单,于是她建议马积良跟其他教师聊一聊,细化方案。

其他教师也认为想法很棒,但却没有了下文。很快,马积良便意识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太复杂,需要配套进行许多组织架构的建设,工作量巨大,可操作性不强。“那时候,只是有一个构架,但其中承载的教育理念并不清晰,就打算先放一放。”直到一年后,马积良成为初一年级数学教师,年级主任田巧英再次看到了这份方案,立即拍板,精简方案,分头行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