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善琪:共识经济学的渊源、现状与展望(4)
时间:2023-10-11 15: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中,共识(Consensus)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作为抽象概念存在的共识(Conceptional Consensus),其次是在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具化共识(Concrete Consensus)。 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认为,作为抽象概念存在的共识(Conceptional Consensus),是指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经济行为主体的一群人(社区、组织、国家、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阶段从事特定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特定议题或特定问题达成的一致意见。 对于在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具化共识(Concrete Consensus),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基本具化共识(Basic Concrete Consensus),其二是关于基本具化共识(Basic Concrete Consensus)变迁之具化共识。在实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往往非常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此造成的各种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数不胜数。在区块链经济活动中,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各种分叉通证纷纷涌现,其根本原因亦是缺乏基本具化共识(Basic Concrete Consensus)变迁之具化共识。 在中本聪那里,关于共识(Consensus),讨论更多的是具体的共识算法,即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通过与或运算,计算出一个满足规则的随机数,即获得本次记账权,发出本轮需要记录的数据,全网其它节点验证后一起存储。POW背后的具化共识(Concrete Consensus)是“暴力共识”或者说是“算力共识”,谁的拳头大(算力强),谁说了算。这是基本具化共识(Basic Concrete Consensus),但是,缺乏缺乏基本具化共识(Basic Concrete Consensus)变迁之具化共识,因此,2017年下半年以来,从比特币那里分叉出了好多的分叉币。 目前比特币区块链系统已经吸引全球大部分的算力,其它再用Pow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很难获得相同的算力来保障自身的安全。实事求是地说,采用POW算法的比特币区块链系统的“挖矿”行为造成了“无谓的能源消耗,乃至环境的损害”。这是所谓的“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准确的说,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经济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比特币系统的“挖矿”行为造成了“无谓的能源消耗,乃至环境的损害”,本质上是一种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 实际上,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当外部效应出现时,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以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这是公共管理机构(ZF)应当承担的责任,公共管理机构(ZF)可以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外部正效应的产出,当然也可以通过直接管制来限制或遏制外部负效应的产出。 0.3.2 共识经济学渊源之二:博弈论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金融学、证券学、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梅洛(Zermelo),波莱尔(Borel)及冯·诺依曼(von Neuman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