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郭善琪:共识经济学的渊源、现状与展望(3)

  我是2013年底第一次听说比特币,但是,当时并没有太关心,只是将比特币作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一个创新产品而已,到2016年底我开始对区块链重点关注并研究,2017年开始深入思考,提出了共信力的经济学含义,并从宏观层面对人类经济发展史进行分析,2018年3月,系统提出了“共识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从2017下半年以来,涌现出来诸如加密经济学、通证经济学、区块链经济学之类的说法,从这些XX经济学中,我们闻到了一股浓浓的IT味道,而不是经济学味道。但是,不管怎么说,总是有人在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基于区块链上发生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在反复思考与研究之后,我发现,“共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提出了“共识经济学”。

  从2013年以来,基于区块链上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但是,相关的理论却相对滞后,传统的经济学家对于区块链上发生的经济现象,用四个字来表述,就是“集体失语”。好几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预测比特币要崩溃,但是,比特币始终很健壮地发展。从2009年1月3日算起,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维护的条件下,比特币系统已经稳健地运行了近十年,基本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至于很多人听到的所谓“比特币出了问题”或者说是什么比特币被盗了,那是交易所的问题,与比特币系统没有关系。对于这样一种经济现象,传统经济学家无法解释。有人曾经问IBM的专家,他们是否能够做到一个系统近10年可以不出任何问题,IBM也做不到。这个现象是值得研究的。现有的经济学家对区块链上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表现,可以用4个字来表述,叫做“集体失语”。

  目前的现状就是说,是实践远远领先于理论,或者说理论远远地落后于实践活动,这是提出共识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构建共识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或整个过程是什么呢?

  首先是构建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因为做为一门学科,你想要和别的学科区分开来,你必须有区别于别的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了基本概念之后,在基本概念之上构建一些基本判断,有了基本判断然后再构建一些基本理论,有了基本理论之后,然后再进行实证。

  为什么形成基本理论之后要进行实证呢?

  因为一个学科如果不能进行实证,它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什么叫实证呢?就是用这个基本理论来分析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这个经济现象不仅仅包括基于区块链发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也包括传统的,没有区块链参与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

  如果用这个理论进行分析的结果和实际符合,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如果用这个理论来分析解释实际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时候,无论是基于区块链发生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还是说传统的没有区块链参与的经济现象或者经济活动,它得到的结论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很显然违背人们的常识,那么这样的理论就存在问题,就需要修正它。

  共识经济学的核心框架是:共识、契约与制度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共识经济学应用层次如图所示,由下图可见,对于用户而言,无法感知共识经济学的存在,用户感知的是各种各样的DAPP(分布式应用)。

  各种链的社区积极活动分子(以投资人为主体),感受到的是价值载体(即通证),开发者感受到的是账本(分布式),架构师感受到的是共识机制,系统规划者感受到的是具化共识,社区领袖体验到的是共识及其背后的共识经济学理论。

  

郭善琪:共识经济学的渊源、现状与展望 | 思想者四十人论坛

  0.3

  共识经济学的渊源

  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

  0.3.1 共识经济学渊源之一:中本聪论文

  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的核心概念是共识(Consensus),这个概念是受中本聪论文中的共识机制的启发而来,但是,共识经济学中的共识,超越了共识机制之共识的内涵的局限性。在中本聪那里,实际上,在很多区块链从业者那里,共识更多的是一个软件算法层次的概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