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一边拥抱一边憎恨 区块链如何改变了硅谷创投圈

  没有人能够确定下一步市场和行业会走向哪里,但相信区块链这件事情,也许会更为乐观。

  来源:界面新闻 李潮文

  如果你认同区块链是一场科技界的去中心化的运动,那么这场运动也席卷到了与科技界息息相关的创投领域。长久以来的创投秩序正在被打破——新兴数字货币基金兴起、老牌基金话语权和从业准则正在失效,投资退出周期从十年变成半年……

  运动正在进行当中,市场、多国家政策和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全都是这场运动的变量,没有人确定半个月后会走向哪里。

  国内春节那一周,身在硅谷的创业者张亮没怎么睡觉,夜以继日地为区块链创业项目DxChain融资。不久前,市场发生了一次雪崩,他隐约感到融资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问题是具体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DxChain在6天之内完成了基石融资。3月,张亮遇见了另一个创业者,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对方的项目和DxChain类似,仅比他们晚一周启动融资,基本没有融到什么钱。窗口正好关在张亮身后。

  市场变化太快。开始融资前,张亮的朋友Sun告诉他,单个机构额度一定要控制在1000个以太币之内,要让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张亮并没有完全采纳Sun的建议,因为市场发生了变化——Sun融资时比特币价格在2万美元左右,而他融资时价格在6000美元左右。

  Sun的项目融资是在1月初,她当时最大的苦恼是大部分机构都希望从她手中抢到尽可能大的额度,但她希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于是不得不拉下面子“砍额度”,最后有40多家机构参与进来。

  比起1月份的好光景,3月份监管骤严,Sun和团队决定放弃ICO。她担心一部分投资者是冲着ICO来的,于是挨个询问投资人是否要拿回他们的投资。让她觉得欣慰的是,没有人要退。

  没有人能够确定现在做出的决定一两个月后是否还管用,但除非你相信区块链是长远的事情。

  1. “钱太多了”

  美国时间2月14日,情人节,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九,张亮和他的融资团队接触到了他们的第一个投资人——PreAngle的创始人王利杰。十分钟之内,王利杰就在微信上拉群,把张亮介绍给了另外几名投资人。张亮翻出了当天的微信聊天记录:当晚9点06分,他在群里和大家打招呼,并发了个白皮书文件;9点24分,投资人表示要听他们的Pitch(针对投资者的项目介绍)。

  几分钟后,张亮带着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投资人带着他的技术团队,一起开了个线上会议,花了两个小时把公司的技术逻辑梳理了一遍。第二天,这位投资人就按照前一天晚上约定的额度,把币打到了DxChain基金会的钱包里。

  尽管正在春节假期当中,张亮接触到的几个投资人全是这个节奏——第一天pitch,第二天做决定甚至打币,陈伟星、王利杰等人都是这样进入了张亮的项目。王利杰做了多年传统投资,在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兴起后转向这一领域。“我们看中了团队的落地能力和丰富的创业经验。”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六天时间里,张亮融到了规划中的额度。

  张亮的项目DxChain希望利用区块链来做分布式存储和计算。他把融资额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给基石投资者,一部分给普通机构投资者,还有一部分留给公众。基石投资部分针对的是手中握有项目所需资源的投资者,较其它人有一定折价;张亮对这部分额度非常小心,希望引入尽可能多的投资者,但即便这样,额度还是很快被瓜分光了。

  在做这个项目之前,张亮的另一家网络安全公司Trustlook刚融完A+轮,其中一笔资金来自中国。为了让这笔资金到账,他和中国的风投在中美各找了一个律所,来完成合规的工作,前后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币圈的投资就是两到三天的流程。”张亮感叹,“完全不一样”。

  更早入场的Sun经历了更加戏剧化的融资过程。

  她原本是硅谷一家风投的投资经理,2017年下半年加入了一家区块链技术公司。12月底,她开始为项目融资时,发现投融秩序发生了变化——以往多数情况下是创业者请求投资人给予他们资金支持,现在倒过来了,投资人求着创业者给额度。

  “朋友们和我开玩笑,说我‘投资人的日子很好过的时候在做投资人,创业者很好过的时候在做创业者’。”Sun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