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BiKi少掌门 谋定而后动(2)

Winter成为一家交易所的创始人,前同事Mark一点也不意外。两人曾在投资机构险峰长青共事,“他的自驱力很强,常年是办公室最晚走的人,感觉是想做一番事情。”

Mark诧异的是BiKi崛起的速度,一年时间,做出了声响,还被外界视作冲击赛道格局的种子选手。

做交易所前,Winter曾跟一帮老同事聊过,“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块是红海,头部吃流量太厉害,我觉得他能力再强,做起来也很难。”这是Mark当时的预测。

连杜均都曾判断,交易所是一个马太效应特别明显的赛道,这个领域最终只会有三家。没机会了吗?Winter看到的交易所赛道还远远没有到定局之时。

他有自己的一套“变量理论”——行业变化非常快,变量足够多。这些变量可能来自于资产、流量端,或者模式的变化、提供的产品,或者地域的差异化,“这些都是不确定性因素,只要这些东西变,就一定有机会。”

变化是他快速扎进区块链这条大河里“游泳”得来的感知。

2017年10月,Winter供职的险峰长青已经在关注区块链领域,他花了一周时间,把市值前500的Coin、Token都看了一遍,“看创新点在哪,解决什么问题。”

当时,传统互联网人还在对区块链辨别真伪、区分概念。因为有炒股的经验,他拿自己的钱试着去炒币,有赚有赔。

他发现,区块链项目、各种Token不是以往互联网人理解的创业公司,它的本质是金融,是流动。

2018年3月,他从险峰辞职后,成立了一家区块链基金SeeFund,只做二级市场,目标明确——摸清交易环节。

钟庚发没多久就成了他的LP,“我是在玉红那碰见他的,一张娃娃脸,小年轻一个,但打动我的是他看得懂行业,目标清晰,直击本质。”

“以币本位来说,Winter给我赚钱了,回报率在30%-50%,他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模型,要知道,那会儿正是市场从牛转熊的阶段,所有的TokenFund都很惨,这个回报率已经很不错了。”

做SeeFund时,Winter就发现,整个行业处在非主流共识和主流共识的拐点上,存在增量资金和增量流量的系统性红利,而交易所是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中心,是兵家必争之地,交易所做大,就占据了改变行业的话语权。

资产、交易都摸清了,做一家交易所的想法在Winter心里越来越强烈。

创业,他更喜欢大赛道,这是以往做VC时的经验,“什么业务,做大了都能赚钱,我知道竞争很激烈,交易所已经有火币、币安、OK,这个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我刚好喜欢速度和激情,要做大,就得在主战场上作战。”

跟三位老大哥抢市场吗?

“当然不,那是虎口夺食,打人家的存量市场,几个亿都不够烧。”而BiKi的启动资金中,Winter个人拿了300万美元,这是他投资区块链资产时的部分收益,他心里清楚,做交易所,没有500万美元拿不下来。

融资,不是没想过,“你什么都不是,人家凭什么投给你?”

手里的“军粮”有限,战斗的火力就得集中。Winter的策略是攻占增量市场,从资产端、流量端下手。

2018年7月,10个人的团队摩拳擦掌,借助ChainUP快速搭建起一套可用系统。籍籍无名,暗藏野心,8月,BiKi正式上线了。

攻占“碉堡”

上线所有平台币,上线共振币,高举高打给BiKi赢得了“活下来”的机会。

增量市场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碉堡”,那是Winter想要插上BiKi大旗的地方。但通往碉堡的路在哪?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新交易所都想要新流量,流量从哪来?

没有前车之鉴,只能跟着市场不断去试,去找,“不是每条路都能直达目标,有的路坑坑洼洼,但必须得走,先搭桥、铺砖;有的路是前人踩出来的小道,你借道一下;有的路,干脆就是死路,走不通,赶紧换;一旦发现快速路,就得加速占道。”

BiKi成立的时间点,市场上最风头无两的交易所不是“HBO”三大头部平台,而是交易挖矿的祖师爷FCoin,流量的疯狂涌入,撩拨起每一个交易所创业者的欲望。

“平台币是交易所绝不能不积累的砖瓦,本身就是流量的入口。”Winter认为,FCoin之长是创新了平台币的发行方式——交易挖矿,弊端是分红,“这种经济模型上有严重的通胀问题,如果不加节制,市场会出现大水漫灌式的抛压,币价肯定涨不上去。”

BiKi的平台币BIKI也是靠交易产生的,其设计模型是“通缩”,“交易即挖矿、回购即销毁、设置涨跌停板”是BIKI诞生之初的经济模型,“极致通缩”成了Winter在BIKI的运营策略上反复强调的词。

随之而来的是难熬的熊市,主流币普跌带来的共识减弱,币市的用户不是“装死”,就是出走,有一批跟风“交易挖矿”的新交易所死掉了,BiKi想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