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明確網絡安全突發事件分級預警、應急辦法
时间:2018-06-12 13: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為進一步健全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綜合應對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對外公布印發《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了事件分級、監測預警、應急處置、預防與應急准備、保障措施等內容。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工信部根據社會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將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分為四級:特別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較大事件、一般事件。其中,全國范圍大量互聯網用戶無法正常上網,.CN國家頂級域名系統解析效率大幅下降,1億以上互聯網用戶信息泄露,網絡病毒在全國范圍大面積爆發,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危害或影響的網絡安全事件為特別重大網絡安全事件。 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域名機構、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專業機構、網絡安全企業通過多種途徑監測和收集漏洞、病毒、網絡攻擊最新動向等網絡安全隱患和預警信息,對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認為可能發生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事件的,應當立即報告。 與此同時,工信部建立公共互聯網網絡突發事件預警制度,按照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公共互聯網網絡突發事件預警等級分為四級,由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面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有網站、短信、微信等多種形式。 全文如下: 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提高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綜合應對能力,確保及時有效地控制、減輕和消除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造成的社會危害和損失,保証公共互聯網持續穩定運行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保障經濟運行和社會秩序。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規定。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基礎電信企業、域名注冊管理和服務機構(以下簡稱域名機構)、互聯網企業(含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發生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 本預案所稱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由網絡攻擊、網絡入侵、惡意程序等導致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或影響,需要電信主管部門組織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網絡中斷(擁塞)、系統癱瘓(異常)、數據泄露(丟失)、病毒傳播等事件。 本預案所稱電信主管部門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國家重大活動期間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1.4工作原則 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工作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快速反應、科學處置﹔堅持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落實基礎電信企業、域名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網絡安全專業機構、網絡安全企業和專家學者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2. 組織體系 2.1領導機構與職責 在中央網信辦統籌協調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負責特別重大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的統一指揮和協調。 2.2辦事機構與職責 在中央網信辦下設的國家網絡安全應急辦公室統籌協調下,在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應急辦公室(以下簡稱部應急辦)負責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應急管理事務性工作﹔及時向部領導小組報告突發事件情況,提出特別重大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對措施建議﹔負責重大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的統一指揮和協調﹔根據需要協調較大、一般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部應急辦具體工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承擔,有關單位明確負責人和聯絡員參與部應急辦工作。 2.3其他相關單位職責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本行政區域相關單位開展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的預防、監測、報告和應急處置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