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证监会:加强对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行为的监管(4)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正处于疫情后的恢复发展期,服务稳增长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期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这个期货行业的根本大法,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治市,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又积极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利。下面,我就推动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谈几点思考。

  (一)突出稳中求进,更好服务经济稳增长大局

  一是市场要稳。确保市场平稳运行,以市场稳促进功能提升。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和预研预判,持续加强对输入性、结构性风险的研判,重点做好重要农产品、基础性能源、战略性矿产等相关品种的全球跟踪分析。加强对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行为的监管,加强期现联动监管,坚决防止过度投机,引导资本在期货市场规范运作。

  二是功能要进。重点要通过“三优化”实现“一提升”,即:优化产品规则,坚持紧贴实体经济和产业需要的基本原则,真正形成与实体产业适配的产品标的、合约规则、交割机制。优化交易者结构,丰富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特别是加大产业客户培育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财会等配套规则,强化国企和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促进上中下游企业广泛参与。优化市场运行,完善市场监管,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保障市场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保持合理平衡。通过“三优化”,进一步丰富期货价格体系和展示维度,提升价格信息质量,推动期货价格的广泛应用,提升价格影响力。

  三是舆情要稳。建立公众对期货市场的正确认知、塑造良好行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早些年期货行业的风险事件给公众留下了不良印象,期货市场的负面评价还时有出现。大家要对舆情管理有充分的重视,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地方政府、现货管理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大对期货市场功能作用、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案例的宣传推广,让相关部门、企业公司、社会公众认识到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期货行业分析师、研究专家要发挥更大作用,积极主动正面发声,促进营造良好的社会预期。

  (二)突出专业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期货经营机构和行业队伍

  期货经营机构的发展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质效。目前,我们期货公司的数量不算少,150多家,但是整体实力对比国内外金融同行仍然偏弱,服务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为期货公司拓宽了展业空间,大家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新发展新作为。

  一是找准定位。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满足交易者特别是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着力提升以定价能力和交易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为各类主体提供优质的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

  二是做强专业。专业是金融服务机构安身立命的基础。期货公司要坚持和强化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价格问题解决、综合金融服务等专业方案,树立价格风险管理者、市场流动性提供者、居民财富管理者等专业形象,健全以交易者利益为导向的完整服务链条,努力实现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是强化服务。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是对接实体经济、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的重要载体,经过10多年的实践,行业机构积累了较丰富的服务产业客户的经验,这是其他金融中介不具备的,也是当前大批产业企业迫切需要的。希望行业机构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牢牢抓住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主动对照风险管理商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实际做精主业、做深专业,树立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期货行业优质标杆型企业。

  四是守住底线。合规风控能力始终是金融机构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期货公司要创新发展,必须坚守风险底线,走稳健合规的发展之路。将尊重市场、尊重规律贯穿始终,将稳健经营、审慎经营贯穿始终,做到发展与风控能力相匹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重精神引领和文化引导,突出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培训、从业资格考试和高管任职资格评定中的权重,自觉维护和提升行业声誉。

  (三)突出中国特色,推动行业治理体系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