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证监会:加强对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行为的监管

  据证监会网站,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中国期货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表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以市场稳促进功能提升。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和预研预判,持续加强对输入性、结构性风险的研判,重点做好重要农产品、基础性能源、战略性矿产等相关品种的全球跟踪分析。加强对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行为的监管,加强期现联动监管,坚决防止过度投机,引导资本在期货市场规范运作。

  全文如下

  坚持稳中求进 提升服务能力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发展道路――方星海副主席在中国期货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事、各位同行、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国期货业协会召开第六次会员大会,将审议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共商期货行业发展蓝图。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代表和全行业从业人员致以诚挚问候!

  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对于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想围绕贯彻《期货和衍生品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这一主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过去五年,期货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重要指示精神,锐意进取,守正创新,期货市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市场结构、市场功能、行业生态发生积极变化,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活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初步走出了一条既立足国情又借鉴全球有益经验的发展道路。

  (一)市场结构明显优化

  品种体系不断丰富。截至2023年8月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121个,与2018年底的61个品种相比翻了一番。品种结构上,由过去以商品期货品种为主向商品金融并行、期货期权并重转变。品种覆盖面上,已经全面覆盖农业、工业产业的初级、中间、终端产品。特别是依托我国完整产业链特征,发掘上市PTA、燃料油、塑料等重要产业链的中间产品期货品种,与我国完整产业体系相匹配。上月,欧线集装箱航运指数成功上市,填补了我国商品期货领域的一个空白。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期货市场总成交量67.7亿手,成交额534.9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23%和154%。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交易量和持仓量保持显著增长态势。8月初,我国期货市场总资金突破1.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迅速成长的期货市场正在逐渐适应我国全球贸易大国体量和超大规模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

  交易者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机构投资者成交量占比为46.3%,较2018年同期上升了25.6%。今年6月底,全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量和客户权益占比分别为70.3%和70.9%,比2018年底分别上涨了20.6%和15.9%。特别是产业客户参与度稳步提升。6月底,产业客户持仓占比提升至31.5%,A股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参与率由2013年的6.5%提高到了22.9%。

  (二)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期货市场与实物现货市场直接相联,与实体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生产经营紧密相关,期货市场一点都不“虚”,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比其他金融业态有过之而无不及。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压力。压力下,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更加凸显。根据最新期货品种功能评估,目前期货市场期现相关性在90%以上的品种共40个,铜、玉米、棉花、黄大豆一号等品种期现价格相关性在95%以上。2021年至今,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通过期现业务累计服务实体企业8.3万家次,其中,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5.7万家次、服务上市公司7524家次。面对国际原油“负油价”、伦镍暴涨等极端行情,我国期货市场成功应对了输入性风险。在风险防控和处置方面,这两次事件展示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制度安排具有独特优势。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成交持仓比、各类客户买卖动向等信息已成为宏观和行业管理部门研判经济形势、监测金融和产业风险的重要参考,有效助力经济、产业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2020年5月以来,央视定期播报期货市场交易数据,成为疫情防控期和经济恢复期促进稳预期、稳信心的重要数据。近年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广财经、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期货功能发挥的宣传报道持续加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