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的瑞幸,仍在等待跃升
时间:2023-08-26 19: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文 / 九才 出品 / 节点商业组 回顾瑞幸咖啡过去三年的经历,用“过山车”来形容并不为过。对此,其董事长、CEO郭谨一用了“涅槃重生”四个字。 几番波折后,瑞幸咖啡成为了中国饮品特别是咖啡行业的一个范本。最近,瑞幸咖啡披露了其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期其净收入达62亿元,同比增长88%。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二季度营业利润为11.7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8.9%。 紧接着,咖啡巨头星巴克也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同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总收入达到8.22亿美元(约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 仅从营收上看,成立仅六年的瑞幸咖啡,已经超越了“老前辈”星巴克中国。 但是,这只是表面的数字繁荣。在瑞幸前面,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仍在,而在它身后,“同出一门”的库迪咖啡正快速逼近。近期,库迪位于三里屯SOHO的第5000家门店已正式开业。 面对前后夹击,重新崛起的瑞幸咖啡,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瑞幸的“起死回生”说起。 瑞幸,何以起死回生? 众所周知,2020年是瑞幸咖啡的“至暗时刻”。因为财务造假风波,瑞幸被迫从纳斯达克被迫后,陷入到风雨飘摇的境地。 不过,瑞幸并没有因此倒掉,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包括调整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解决诉讼问题、关闭亏损严重的门店等等。到了2022年1月,大钲资本联合IDG资本、Ares SSG Capital Management等机构,完成了瑞幸的债务重组,公司重回正常运营的状态。 “瑞幸的商业逻辑是能跑通的”,这是投资方和新任管理层的共识。这是在战略方向上对瑞幸咖啡的认可。 作为舶来品,咖啡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星巴克等品牌的市场教育,为近年来咖啡市场的火爆奠定了消费者基础。 红餐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咖饮市场规模达到752亿元,同比上涨23.7%;2023年有望突破900亿元。 目前,咖啡市场下沉也已成为行业的一个趋势。据美团和《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四、五线城市的咖啡订单量同比增长250%以上。 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对商业模式的笃定,是瑞幸咖啡重新崛起的外部条件。而开发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咖啡产品,靠的就是瑞幸自己的真本事。 “瑞幸以前的咖啡难喝,全靠卖的便宜,现在越做越好喝了,还真有点意外。”一位常年离不开咖啡的消费者对节点财经表示。而在这位消费者看来,瑞幸把咖啡与椰汁进行结合是个惊喜。 相应的产品销售数据表明,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看法,而是许多消费者共同的选择。 2021年4月21日,瑞幸咖啡的生椰拿铁上市。当年5月,瑞幸首次实现了经营层面利润转正。紧接着到6月30日,瑞幸宣布生椰拿铁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刷新新品销量记录。当年12月,该款单品销量已达7000万杯,截至上市2周年销量达到3亿杯。 在此之前,瑞幸的产品开发能力就已显露头角。 2020年9月,瑞幸推出第一个爆款厚乳拿铁,这款定价29元,实际售价14元左右的产品,在推出4个月内就卖出3160万杯,贡献了全年20%的销量。 “事实证明,在饮品等消费市场,只要产品对路了,用户就愿意买单。哪怕像瑞幸这种品牌,搞对了产品,也能起死回生。”有大消费行业人士对节点财经表示。 瑞幸的产品研发能力,为其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进入2023年,瑞幸先后推出多款新品,值得一提是茶咖系列,如碧螺知春拿铁、茉莉花香拿铁、兰韵铁观音拿铁等产品。 但是,瑞幸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就是爆款产品的持续竞争力,毕竟,爆款产品被模仿的门槛并不高。瑞幸想抢占市场,就要持续扩大门店规模,通过本土化作战及加盟模式,快速向低线城市渗透。 但是,面对星巴克和库迪咖啡的夹击,瑞幸快速扩张的开店模式能不能持续下去,需要打一个问号。 开店+促销,遭遇贴身肉搏 当然,对这个问题,瑞幸自己很有信心。就在关于第二季财报的电话会上,郭谨一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