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内幕揭秘:被 OpenAI 抢占先机的原因,比想(3)
时间:2023-05-07 08: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3 月 14 日,Google 宣布全面更新 Workspace,让 AI 模型覆盖整个办公场景,包括编邮件、写文档、生成公式、创建幻灯片等,先面向开发者内测,演示效果看着还挺能打。 或许运气使然,OpenAI 在同一天发布了 GPT-4,Google 的风头就被盖过了。3 月 17 日,微软又发布了王炸消息,将 GPT-4 装进 Office 套件,推出 AI 功能 Copilot,同样给出了漂亮的演示。现在,人们仿佛只闻 Copilot,不知 Workspace。 在赶潮的过程中,最难的也最必要的,或许是狠下心革自己的命。最近,Google 似乎加快了 AI 领域的布局,更为进取和积极。 3 月,Google 紧急发布了 Bard,但限制了功能,并且只向少数地区的用户开放。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节省成本的措施,Google 特意选择了一个能力较弱的机器学习模型,它的计算强度不如 Google 开发的其他模型。 不过最近几周,Google 正在将 Bard 的机器学习模型规模扩大约一倍,从而让它表现得更好。与此同时,一个代号为「Gemini」的项目正在推进,计划开发一种新的大型机器学习模型,让 Google 赶上 ChatGPT 的脚步,皮查伊也对此十分上心。 2 月,因为 Bard 公开演示的失误,Google 市值蒸发了千亿美元。5 月 10 日的 Google I/O 大会,又已经近在眼前了。压力在肩的皮查伊,预计将宣布搜索、Google 文档和 Google 云产品的新 AI 功能。 巨头的 AI 游戏只上演了第一局,依然需要时间解答,这位谦逊低调的 CEO,和船大难掌舵的 Google,在属于 AI 的未来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