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三体》的华裔编剧,又贡献了一部科幻神(2)
时间:2022-10-31 20: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钻研大脑扫描上传技术的钱达,也是在这个过程里被发现的。这个醉心于技术的程序员,被老板拿来做了实验,成了自己技术的牺牲品,变得满腔愤怒。 于是,活在互联网里的麦迪的父亲、劳瑞和钱达,与现实世界里的麦迪母女、电脑天才凯斯宾,以及劳瑞的男朋友科迪,开始了一场揭穿「字符律动」公司谎言的冒险之旅。 这就是 AMC 新出的成人科幻动画《万神殿》的故事。 POST WAVE FILM 仰仗技术的大型公司,对公众隐瞒事实真相。 个体凭一己之力,揭露并对抗大公司的谎言。 尤其是故事中,把人脑豢养在机器里,混淆人与机器的关系,让人去思考身体、情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科幻里更是常见的操作。 这个框架,让《万神殿》听上去就是个传统又套路的科幻故事。 比如《攻壳机动队》,就是一部带领观众去思考何为肉体、何为灵魂,在此基础上反思人与科技关系的神作。 《万神殿》也是如此,尤其在麦迪父亲的那条故事线里,他与妻子和女儿的情感再浓烈,依旧会因为没有身体上的接触,比如亲吻和拥抱,而很难在情感上维系当初的状态。 这种变化,就在于情感和形体没办法得到统一。 不同之处在于:草薙素子是自我觉醒的,她对身体这个形式,存在更深刻的渴求和焦虑;而麦迪的父亲之所以迫不及待从「字符律动」公司的服务器上出逃,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更在乎的是情感能否得到完整。 也就是说,《攻壳机动队》更在乎的是对 " 我是谁 " 的静态式追问,对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包括科技、政治等提出质疑。 比如:表面上是草薙素子在带领观众思考 " 拥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机械人算不算人 " 的问题,但其背后其实是在质问 " 科技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以及看起来政权机构是在维护社会正义和秩序的举措,背后其实掺杂着 " 结果主义政治 " 的阴谋。 说得更直白些:当草薙素子对 " 我是谁 " 发起更深刻追问时,她发现的其实是高高在上的、占统治地位的、不把人当人的单一世界观。 这也是为什么在《攻壳机动队》结尾,草薙素子宁愿扯烂自己的身体,也要跟坚不可摧的坦克作战的缘由,也是她最终被 " 傀儡师 " 俘获,同意跟他结合的原因。 而《万神殿》的野心却不在此。 它不是在试图描摹人类社会的阶层问题,也不打算追问科技 / 权力对社会个体的钳制,更不想在近未来的设定里,以阶级的方式撕裂人类族群。 它的着眼点其实很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个人与家庭,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铺陈科技对人类情感关系的撕裂。 尽管《万神殿》也有类似《黑客帝国》那样的群像式反抗设定,甚至不惜在台词里多次提及《黑客帝国》来致敬。 但是在根底上,它只是在用更加私密的、情感的方式,像《黑客帝国》那样,带领观众去思考什么是 " 缸中之脑 " 的问题。 这也是《万神殿》相比于《攻壳机动队》与《黑客帝国》那种纯科技式思路,更容易让人深省的地方。 无论《攻壳机动队》还是《黑客帝国》,它们总体上还是技术先行,且落脚点也是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