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方芳:长线思维布局版权交易市场
时间:2022-10-31 19:5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流媒体网】摘要:在线视频平台诞生和崛起过程中,一直十分依赖内容版权,这与其特殊的强内容属性息息相关,也使得视频平台成为了视频内容版权交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前言 10年前,我们创造性地提出“内容银行”的概念。10年间,媒体高度融合,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落地,版权交易市场呈现出一片全新的景象。版权交易规模大幅提升,版权交易主体更加多元,版权交易流程更为便捷,版权保护和维权的技术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智能。由此,我们认为,内容版权交易进入到了全新的3.0时代。 本文为本期封面主题文章的第三篇,从腾讯视频的视角,探询其如何推动着更加复杂的版权交易业态升级。 今日内容: �占有:“荒野”到“护城河”,打造版权重镇 �流通:交易多元化,平台趋向竞合新常态 �建设:技术、规则和平台推动新业态发展 在线视频平台诞生和崛起过程中,一直十分依赖内容版权,这与其特殊的强内容属性息息相关,也使得视频平台成为了视频内容版权交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如今,整个在线视频行业进入“存量博弈”的深度调整期,平台也开始从控制内容成本方面平衡版权的投入和产出。这直接驱动着平台在版权交易过程中不同策略维度的选择。 本刊与企鹅影视副总裁方芳展开对话,探讨了腾讯视频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对视频版权交易模式和规则做出了哪些探索,又是如何推动着更加复杂的版权交易业态升级,以及视听行业的规范化和智能化。 占有从“荒野”到“护城河”,腾讯视频打造版权重镇 在线视频行业发展至今,内容版权资源已经成为各大视频平台坚实的“护城河”,也是平台吸引流量和转化用户的重磅武器。在2021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说道:“腾讯视频从2018年至今总共投入了超过500亿的内容成本费用,未来3年还将投入近千亿费用支持内容生产创作。”由此可见腾讯视频对于进一步巩固版权壁垒的决心,版权内容和自制内容将成为其抢占市场的左膀右臂。 “天价版权”退烧,版权采购变得理性且克制 在国内视频网站发展的初始阶段,各平台野蛮、盲目地生长扩张,内容来源复杂,质量也参差不齐。直到2009年,以乐视网为代表的在线视频平台开启了独家网络首播剧模式,随后“高清”与“独家首播”成为视频平台进军内容市场的利器,“正版”理念逐渐成为主流。 视听行业的发展契机令平台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因此更为注重对于影视作品版权资源的争夺。在全行业对优质版权内容的争夺加剧时期,“天价版权”一度成为影视市场的高频词汇,甚至有少数单部剧集的版权价格已经突破了十亿元。 随着博弈的深入,资本退潮,政策严控,行业自觉,目前各视频平台的采购数量和价格双双下滑,头部剧集单集采购价已经从峰值的1500万回落到800万以下,视频平台的内容采购成本得到了一定控制。 为了提升版权采购的效率与质量,视频平台需要在采购前对影视内容的主创阵容、成片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对作品的最终票房或是收视率做出预估。方芳谈道,腾讯视频始终坚持“正能量、高品质、创新性、年轻化”的内容价值观,不断调整内容评估体系,以科学化、系统化的内容衡量模型建立内容采买体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版权的价格很难精准评估,更多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在市场规则下波动。对此方芳表示,腾讯视频将会以更加精准与高标准的原则进行世界范围内容的版权采购与版权合作,选择优质内容满足时下观众的需求。 全版权战略扭转平台地位,凸显腾讯视频制播双重身份 头部视频平台在采购成片版权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正在逐渐加重对于自制内容的投入。“视频平台在版权交易中已经实现了从采购者到版权方加采购方的角色转化。作为制播一体化平台的代表,腾讯视频在版权的交易中更是拥有这双重身份。”方芳在采访中这样向我们介绍道。 过往腾讯引入版权时大多倾向全版权买入,例如,买断网络播映权。然而版权交易发展至今,只拥有播映权已无法满足视频平台的需求,于是朝向拥有绝对版权主控权的自制内容上倾斜也是必然的,目前三大视频平台的自制剧占比均超过了版权剧。具体而言,平台会通过并购投资、合作设立等方式绑定头部影视公司,以内部自建制作团队、外部委托制作、联合出品等为主要内容生产方式来实现版权内容的布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