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眼中的60-90后:成熟 传统 责任和经验
时间:2018-09-21 12: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8年开学季,“00后”成为大一新生的主力军,正式登上舞台。 在00后眼中,此前年代的“前辈”们有什么样的特质?澎湃新闻近期采访了20位“00后”, “成熟稳重、传统老派、责任感强和经验丰富”等,成为他们形容前辈们的高频词。 “给年轻人贴标签是概念化、简单化的认识,但蕴含着人们对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期盼。”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木洲告诉澎湃新闻,相比以往年代出生的人群,00后的成长环境更加优渥,信息化、现代化、个性化等气息更加浓厚,随着他们的集体入学,必定会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大学文化。 00后眼中的60~90后:成熟、传统、责任和经验 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00后在形容“前辈”们时,最常用的词汇是“成熟稳重、传统老派、责任感强和经验丰富”。 “60后似乎比较老派一点,70后是‘求同存异’,80后、90后则都属于有接收新事物能力且比较成熟的一代人。”贵州男孩张杰告诉澎湃新闻。 来自长沙的谢宇煊认为60后70后“差不多”,沉稳、经验丰富、善于交际,80后和90后则同是勤奋、勇敢、时尚。 内蒙古男生王赫称,自己在公共场合倘若需要帮助,一般选择向90后求助,感觉能够依靠。“90后‘有情有义’,高一时曾遇到一名前来实习的物理老师,又高又壮的东北男生,和我们告别时哭得很厉害。”王赫认为,“80后成熟稳重、见多识广、乐观自信”,70后则是父辈这一代,觉得他们“忧国忧民”又“望子成龙”,“比如父母让我暑期去餐厅打工,体验生活”。 对于70后,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生陈嘉雯有着类似感受。“爸妈他们小时候出生比较贫穷,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都考上了清华,非常努力——奋斗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主题。”陈嘉雯认为,正是父辈的奋斗让现在的00后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不再为衣食发愁。 辽宁女生姜雪莹认为,60后热情朴实、经验丰富,但有点顽固;70后学习和接受事物能力高;80后随和、心态年轻,但工作压力大;90后则是活泼可爱的主力军,比较幽默,对于压力比较看得开,“颇会安慰自己”。 河南女孩岳宝文也谈到了“70后的压力”:“这个年龄段的人,孩子大多是在念高中、大学或刚工作时期,都在为孩子奔波。”此外,她认为80后较现实,很多人需要不断向社会妥协,而90后更多是迷茫,“会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生活”。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片面看法。”岳宝文说。 “给年轻人贴标签是概念化、简单化的认识,但蕴含着人们对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期盼。” 李木洲认为,这几十年来是中国经济社会巨变的时代,每一代人的身上都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烙印和精神特质。 00后的自我定位:独立、个性 对于自己的总结,00后们用得较多的词则是“自信”、“极具个性”和“创造力十足”。 18岁的辽宁男孩史天乐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称稳中带“皮”、脑洞大开、青春活泼。史天乐用“大佬们”来形容自己刚刚认识的同学——才艺丰富,会很多运动项目,思维独特,“脑洞”也很大。 张杰曾因沉溺游戏差点上不了高中,但最终逆袭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大多数人喜欢把00后和‘不成熟’划等号。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有时会有些不成熟的表现。不过,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 今年7月,云南男孩吴建智为照顾失去双臂的哥哥,在高考分数比后者多76分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报考同一所大学。吴建智告诉澎湃新闻,在自己看来,00后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且更具有个人和主人翁意识,希望融入和引领这个社会。“我把这个标签看作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促使我去努力,奋斗和改变。” 陈嘉雯曾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00后的负面评价,比如被网友称为“垮掉的一代”。“我挺不同意的。有时候我在网上发言,因为我有“00”后的标签,就会有网友出来怼我。”陈嘉雯认为,父辈身上的“奋斗”精神,这一代人身上同样具备。 00后的个性和自信也体现在专业选择上。比如,辽宁女生姜雪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对她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有探索欲望的神奇专业。“刚开始家人也不太理解,因为填报专业的时候大家都会考虑很多:未来的就业状况如何,生活的城市在哪里,月薪多少……(但我)左思右想,行行出人才。” 对于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00后们已有规划,学习、交友、实现自我价值是“高频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