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提速遭遇四大梗阻:资金标准安全人
时间:2018-09-04 17: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工业互联网提速遭遇四大“梗阻” 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8年2月,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设立。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这是我国探索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必须紧紧抓住。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缺资金、缺标准、缺安全和缺人才等行业痛点的存在,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部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行业布局仍面临诸多“梗阻”。专家指出,应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形成示范效应、搭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资源池增加技术供给、制定数据格式和接口国家标准、强化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兜底”等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业互联网布局。 工业互联网迎战略机遇期 生产线的工人数量从160人降到51人、换型时间从45分钟降到9分钟、信息化品质控制点从6个增长到108个……得益于设备互联、人机互动带来的高效协同,位于广州南沙的美的空调智能工厂通过使用全智能生产线,实现效率和品质的双重提升。 “智能制造的优势显而易见。虽然我们的工人数量在递减,但是我们产品的峰值却在递增,产品交货期在递减。”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南沙工厂总经理汪小进说。 如今,美的集团将这套智能制造系统打造成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向市场,已应用到家电、汽车、零售、纺织服装等八个行业的50多家企业。与美的一样通过工业互联网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实践方兴未艾。 “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构建起数字化工厂,助力更多制造业企业扶‘云’直上,提质升级。”美云智数智造云事业部经理陈昕乐说。 工业互联网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革命,其核心是通过数据应用与智能连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创造精准供给。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我国探索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必须紧紧抓住此次机遇。 “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仍处于格局未定的关键期、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和抢占主导权的机遇期,需要国家在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部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 我国在2017年11月发布了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国家战略,随后包括江苏、浙江、广东在内的多个制造业大省也出台了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新格局,美、德、日、法等发达工业国家较早意识到这场由互联网点燃的数字化革命将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正从国家战略层面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向全球拓展,抢占工业大数据入口主导权,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巩固垄断地位,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数据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均造成巨大压力。 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工业解决方案中心经理李芳说,在WTO规则下,国外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中国在所难免,“加快培育发展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国内市场布局已迫在眉睫。” 行业快速布局仍面临痛点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基础能力不足、生态构建能力不足和保障支撑能力不足三个方面。《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行业布局仍面临缺资金、缺标准、缺安全、缺人才等诸多“梗阻”。 ——成本高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转型意愿不强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在推广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出现企业不急政府急的“一头热”现象,不少企业仍在观望。多位业界人士反映,这种“观望”主要是由成本问题、技术成熟度问题、新技术应用模式还在探索期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制造业天生不是数字的,而是物理的。工业设备数字化改造和数据联网是第一步,但这往往意味着巨额资金的投入。”陈昕乐说。 据了解,设备数字化改造需要的前期投入较多、回报不明确、相关补贴不能及时到位让很多企业不敢轻易尝试,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而政府现在的扶持模式多为事后补贴,“很多企业不愿意在设备数字化改造及‘上云上平台’上增加投入,而更愿意把钱投入到对供应链、现有产品的简单技术升级上。”陈昕乐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澳大利亚发布新版国家安全科技政策
- 下一篇:如何让个人信息更安全?